|
铜象尊 |
|
朱漆描金双龙戏珠纹竹排箫 |
|
变异兽目纹铜簋 |
孔庙祭祀当属中国古代最隆重的“文化节”。这个延续两千多年的“文化节”仪式当年呈现出怎样的隆重和庄严?“国之祀典——清代宁波孔庙祭祀礼乐器展”昨日起在宁波博物馆一楼东临展厅正式开展。 本次展览通过宁波博物馆珍藏的225件宁波府县孔(文)庙旧置祭祀礼乐器的展览与演绎,传达礼乐文化以及重教兴学的历史意义。宁波府县孔庙旧置礼器颇为精美,属于清代官府定制专用于祭孔“释奠礼”之礼乐器,部分器物是首次出库与市民相见。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2日。 体现了宁波尊教重学的传统 “国之祀典——清代宁波孔庙祭祀礼乐器展”是2018年宁波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庆的大型原创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分“大哉孔子 千载传承”“崇儒兴学 尊礼循乐”“红墙黄瓦 奠基天下”三部分,展现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尊孔、祭孔之恢弘场面。 宁波博物馆策展人鲍亦程先向记者介绍了宁波孔庙的情况。宁波府学孔庙始建于唐代。唐贞元四年(788),刺史王沐在州学内建大成殿。民国16年(1927)建中山公园,将宁波府学孔庙内“文昌阁”移建公园内为藏书楼,后大成殿拆迁,仅剩尊经阁。1935年,尊经阁迁至天一阁藏书楼。 作为兴文重教的象征,宁波孔庙从唐代开始就遵从庙学合一的规制。孔庙不只是祭孔庙堂,还承担着官办教学的重任。宋代儒学昌盛,明州教育蓬勃发展,依托州县两级官学,宁波大儒迭出。 “这次展出的藏品是府一级孔庙中保存最完善的,很多藏品如兽面纹狮钮铜熏炉、回纹铜豆、夔龙纹铜簠、朱漆木胎竹笾、朱漆描金木豆等上面都刻有‘同治癸酉年仲夏宁波府敬制’字样,当时由于太平天国对孔庙的破坏,这些礼器都是清同治十二年宁波府重新定制的。但是宁波人从古至今,重视教育的悠久传统依然代代相传。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更好地弘扬尊教重学的传统。”鲍亦程说道。 古代有着严格的遵礼循乐规矩 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孔子一生所追求的礼乐制度亦是华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卒后,世人受其教化,以礼祭奠孔子,从鲁哀公立旧宅为庙以岁时祭祀,直至清代冠以“国之大典”祀仪,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的奇迹。 释奠礼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是学堂初设和学生入学时陈设酒食、祭拜先师的仪式。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汉代以后,祭孔典礼逐渐常态化和制度化,释奠礼成为国家举行的祭祀孔子的仪式。释奠礼上要呈献牲、酒等祭品,并配音乐和舞蹈。仪程中礼、乐、舞相辅相成,互不可分,从中达到增强礼教及推动儒学传播的作用。 清初,宁波孔庙释奠礼的规格为“中祀”,于每年农历二、八月举行。典礼当天,地方知县先主持县学祭祀,随后前往府学陪祭。光绪三十三年(1908),礼部升祭孔为“大祀”,与祭祀天地、社稷同级。宁波孔庙释奠礼从夜半子时开始,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和送神等六节进行,并配有乐、歌、舞。 鲍亦程介绍,对于这么隆重的仪式,每个环节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用于盛酒的尊、盛放黍稷的簠、盛放和羹的铏等各个礼器必须按照一定的等级和数量来摆放。 黄钟大吕必不可少 祭孔音乐自东汉章帝用《六代之乐》祭孔兴起,经隋唐形成专门祀孔乐章,确定乐章数,随历代更迭发展,更加成熟完备,经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修订,又定为迎神奏昭平之章,初献奏宣平之章,亚献奏秩平之章,终献奏叙平之章,撤馔奏懿平之章,送神奏德平之章。地方孔庙祀孔乐章名,改为“昭和、雍和、熙和、渊和、昌和、德和”。 现场展出的埙和编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鲍亦程指着朱漆描金云龙纹木埙告诉记者:“这是孔庙祭祀中用过的五音孔和六音孔两种形制的埙。埙能够使管乐众声浑然一体,因此应用很广。在合乐时,乐生双手捧埙吹奏。” 而另一组16件一整套的完整编钟代表了16个音律。鲍亦程说:“我们请专家测试过声音,音准很准。”这是一套呈椭圆形的编钟,叫做镈钟,镈钟与特磬在孔庙乐队编制中各具独特功能,金、石之声首尾呼应。在奏乐中以镈钟一响宣起律首,以特磬一声而告乐终,以象“金声玉振”之义,把音乐的和谐之美感充分表达出来。 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许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