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涛) 昨天,一篇题为《悲痛!一位派出所民警深夜写给市民的一封信》的文章,迅速在朋友圈热传。这是一名基层民警从溺水现场回来后的感触。网友纷纷转发,怀着和这位民警同样的心愿:远离野泳! 记者通过奉化警方,联系上了这位姓沈的民警。今年33岁的他,从警才一年多,是警察队伍里的一名新兵。这次处置溺水警情后,为了不对逝者的家人造成二次伤害,他回避了具体细节,但还是提供了大致案情: 7月1日下午5点57分,他出警至某村前小溪,有人员失踪。在此之前,村民们已在发现衣物处附近都找过了,甚至潜水寻找,无果。打捞队随后赶到,至当天晚上8点,才将死者捞出。 “溺水事件每年夏天都比较多,我也常在新闻里看到。”沈警官说,但这一次,他是出警的一线民警,身临其境,参与了处置的每个细节:疏散人群,安抚家属,联系救援,汇报进展…… 沈警官说,职责告诉他,在接处警时要足够冷静自持。可当他站在岸边,听着溺水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时,再也无法保持已尽力维持的表面镇定。直到他抬起尸体,触到那冰冷的脚背时,眼泪瞬间决堤。 身为民警,沈警官不是第一次面对尸体,但这一次溺水而去的生命,却真真切切让他百感交集。如他在信中所说,“又是一桩惨剧,一个家庭的破碎。逝者已矣,独留活者锥心之痛、刻骨之殇……” 回到所里,已是深夜。腹中饥饿,他却没有丝毫食欲。他一直在想,这样的悲剧,为何一次次地发生? “溺水事件形态各异,但归根究因,绝大部分都是‘心存侥幸’而引起!”说到这里,沈警官十分惋惜,“有人自以为水性极好,有人自以为运气极佳,有人自以为防护措施足够稳当,更有家长以为随同孩子游玩就可避免意外发生。”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种种的这些“自以为”,不足以抵挡任何一次“意外”。深夜里,他联系了奉化公安分局负责外宣的民警应伟健,两人在讨论后都认为,以往的宣传提醒,拘泥于一个案例加一个警方提醒的“老套路”,似乎宣教效果没那么明显。 沈警官动起了脑筋,“我想写一封公开信,就以我现场民警的身份,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写出来,会不会有人看?”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应伟健的支持。 于是,原本就睡不着的沈警官,更加没了睡意。他干脆打开电脑,敲下了下面这段文字,“诸位钧鉴:我是奉化公安分局一个派出所的民警,现在是7月2日凌晨2点,夜不能寐,遂书此信……” “死者为大,不再苛责,但活者应当警醒——游泳不要去野外!”文末,沈警官写道,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血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