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检查组对教育机构的营业执照进行检查。记者 崔引 摄 |
在全市开了不少培训分点,却常常以“不正规”的状态办学,还以“打游击”方式逃避查处。昨天,市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消防、民政、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对一批屡教不改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查处。 被查处的培训机构都收到“停止办学通知书”,被责令限期整改。限期内无法整改的,将被列入全市培训机构首批“黑名单”。 “龙文教育”:消防不合格,“办学许可证”是“赝品” 昨天上午9点多,检查组一行来到鄞州区四明东路672号的“龙文教育”。 经检查发现,这个培训点只有“单通道”,按照消防“双通道”的标准是通不过的,需要整改。而办学资质方面,未能申领“办学许可证”。该培训点工作人员出示的“办学许可证”,经鄞州教育局验证,竟是自行彩印的“赝品”。 原来,2014年5月“龙文教育”曾在中兴路108号登记,后因拆迁场地没了,办学许可证也已于2015年4月注销,但被注销的“许可证”经自行彩印,一直在非法使用。下午,这份赝品“许可证”,还出现在位于江北区清河路北岸琴森财富创意港水街222号的“龙文教育”培训点,该点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上午被查的,还有位于海曙区环城西路南段502号的“龙文教育”,存在办学面积未达标、消防通道未达标等问题,且无法出示办学许可证,检查人员甚至还在培训点发现了煤气灶。该点负责教学的肖先生称,有20多名学员正在上课。 检查组对上述各点均下发了“停止办学通知书”,要求立即清退学员,并限期3个月进行整改。 据了解,“龙文教育”在我市设有多家教育培训点,在市民印象中“资历有点老”。然而,这样的培训机构却根本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且数次被查后,又依靠更换办学点来规避查处,简直可用“牛皮癣”来形容。 “清大教育”“志峰教育”“纳思书院”:涉嫌虚假广告 连锁开店,满墙锦旗,各类喜报,大量名师,是惯用的宣传推广方式。然而,这一切都经不起推敲。 位于鄞州区的“清大教育”,在进门处就布置了大量名师宣传,二楼则是大量“名优”烫金牌匾。在培训教室门口,记者还发现了大量喜报,措辞存在大量逻辑漏洞。经查,该机构也是无证办学,消防存在问题。 位于海曙区的“志峰教育”,满墙都是“省特级教师”。海曙区教育局终民科王老师说,职称是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教育培训机构哪来的一堆“高级”教师?经查,该机构也是没有办学许可证。 下午,检查组一行来到位于江北区新马路288弄的“纳思书院”,该培训机构有100余名学生参与课程培训。同样,一进入办学场地,也有十块牌匾出现在墙上,全国最具品牌、浙江省行业重点等字眼尤为明显。现场,检查组通知机构工作人员即刻拆除涉嫌虚假广告的牌匾。在对该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时,发现其无办学许可证,属非法办学。负责教学的王经理解释,消防验收正在办理。 鉴于其办学场地面积较大,检查组通知约谈机构总部负责人,即日起立刻停止招收新生,建议尽早落实消防验收,尽快办理办学许可证。 据了解,在历次检查中,检查组都多次发现“涉嫌虚假广告”的行为,鄞州区也刚刚查处了几家打着“名师”名头做宣传的培训机构。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尤其要注意。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整治行动持续推进 今年,我市出重拳整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力度空前。按照《宁波市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截至6月底,全市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排摸工作,共联合出动1300余人次,共排摸出3600余家教育培训机构,其中1800余家从事文化教育类培训。 经查,共有2300余家培训机构存在各种问题,其中无证无照1076家,无证有照1109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34家。各地按照方案要求,分类登记、分类施策、联合督办,其中1008家培训机构已按要求完成整改。下一步,按照方案步骤和要求,继续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余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