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方人员背负老人下山。 |
昨天上午,一封来自上海的感谢信寄到了奉化大堰派出所。寄信的是一名78岁的退休老教师,两页信笺上写着端正清隽的字,字里行间满是感激之情。 民警将晕倒老人背下了山 原来,6月26日上午10时20分许,大堰派出所接到了一条“大堰镇王鲲烈士墓附近有老人晕倒,请速救援”的求助。当天值班的是教导员闫科杰,他马上带上两名辅警赶往现场。 经过寻找,他们在大堰某村的一座山腰处发现了两名老人。其中一名头发花白、年纪较大的老人已神志不清,晕倒在地,另一名老人在旁为他扇风。当天气温高达38℃,老人所在的位置正处在大山的凹处,气温更高。 闫科杰见状,当即决定背负老人下山。于是,三人轮流背着老人下山。因山路常年未有人走,沿路长满了齐人高的野草,行进途中,闫科杰一不注意掉进了土坑,他顾不得浑身摔得生痛,连忙爬起在前探路。 “幸好掉到坑里的不是老人,不然就麻烦了。”闫科杰说,有了这次掉进土坑的意外,三人加倍小心,一路仔细摸索、一边换着背人,终于将老人背到了公路旁的山脚处。三人将老人小心地放在一处石栏处坐好,此处有松柏遮挡,凉快许多。 这时,老人恢复了神志,让民警诧异的是,老人醒后第一句话竟是:“你们要多少报酬啊?”这突如其来的一句问话,倒让闫科杰愣住了,很快他摆手说:“我们是警察,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有困难,可以找派出所,是不要报酬的!” 老人回上海写来感谢信 后经询问,原来老人姓浦,是名上海的退休老教师,自退休后常年旅居国外,此次来奉化是寻找祖坟祭祖的。他在一个亲戚的陪同下,上山来到王鲲烈士墓附近找到了祖坟。没想到,祭祖后没多久,老人就感到不适,闷热昏沉。 陪同的亲戚见状,拨打了120,救护车从奉化城区赶来的同时,大堰派出所也得到通知前去救援。因常年旅居国外,浦老伯以为民警救人是要支付报酬的,所以才有了上面这段对话。因此,后来老人在信中写道:“民警说不要报酬这话,我在国外是闻所未闻……” 之后,救护车及时赶到,救援警力将浦老伯安全送上了车。昨天上午,参与救援的民警和辅警看到了这封信,知道浦老伯已平安到达上海,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在信的最后,浦老伯这样写道:“我要告诉国内外亲友这次的亲身经历……也请转达我对三位的谢意!不胜感激!”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应伟健 沈丹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