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8-07/11/A8/3122012_ds-linxb_1531226941070_b.jpg) |
附海镇老娘舅团队调解邻里纠纷。通讯员供图 |
曾经最脏最乱的村子,如今成了宁波市文明村;曾经被视作“外国人”的新村民,如今成了村里的最美志愿者……在慈溪附海镇,一套以老干部、老党员、“老娘舅”和新时代乡贤为主体的“三老一贤”善治体系,正在推动着乡村走上康庄大道。 新老“老娘舅”一起化解矛盾 常住人口4000出头,新市民有8000多人,东海村因人口众多、人员复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是附海最脏最乱的村子。如今的东海村,已经成为了宁波市文明村,这离不开“老娘舅”们的共同努力。 昨天,在东海村住了20多年的贵州人马红告诉记者,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志愿者,他也坐不住了,想为村里、为村民做点事。于是在一个月前,他跑到村里主动要求加入志愿服务站。前不久,他还跟着本村一位“老娘舅”一道,成功调解了一起纠纷。 “这起纠纷虽然事情不大,但涉及到新老村民之间交错复杂的租房问题。”马红说,他跟着“老娘舅”学做和事佬,一来二去,摆事实讲道理,又是打电话,又是当面聊,花了一天时间,还真把这事给圆满解决了。“矛盾化解了,为村民做了点贡献,我心里也挺激动。” 马红加入的这个志愿服务站来头不小,不仅在东海村,就是在整个慈溪市,名声都是响当当的,它就是“善美之星”向玲志愿服务站。虽然这个服务站今年3月4日才正式成立,但作为核心人物的附海镇首届“善美之星(好人)”获得者向玲,这几年,无论是在抗台救灾还是环境整治中,总是带领新村民冲在一线。目前,已经有81名新村民加入了向玲志愿服务站。 “他们分成7支新村民志愿者队伍分布在本村的7个片区,和本村‘老娘舅’、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一起,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共同助力提升东海村的文明程度。”东海村党总支书记陈孟达说,村里还依靠德高望重的乡贤老者,制定村规民约,抓乡风文明建设,5年来已挖掘、表彰“最美东海人”43人、优秀党员23位,并把这些人的故事编撰成书,在东海村广为传颂。“村干部秉持公信、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村里办实事,新老村民们向善、崇德、文明的风气提上来了,东海村的故事必然会越讲越美。” 从“网上发帖骂”到“主动捐钱建” 与东海村相邻的花木村党总支书记方建辉刚上任那会儿,发生了一件事,令他始料未及。原来,有位村民不满村庄建设现状,在慈溪论坛上发帖骂刚上任的新一届村班子。 当时,方书记并没有急于辩驳,他沉下心用了一年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听建议、提想法,发动花木场的34名老党员、老干部带头来监督、管理村里的建设,把此前年收入仅2万多元,负债却超过200万元的花木村,硬是建设成了获得“慈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程”荣誉的全新花木村。 村班子、老干部、老党员为村民、为村里办的实事,村里的点点滴滴变化,每个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先前那位发帖骂村班子的村民又去慈溪论坛发了一个帖子,不过,这一次,他是发帖表扬村班子,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为自己之前的错误诚挚道歉,而且还在自身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拿出2000元钱,无偿捐献给村里建设文化礼堂,用行动支持村里为民办实事。 “目前,附海已建立了‘三老一贤’人才智库,登记人员139人,建立村级‘老娘舅’调解室、民情驿站、先锋驿站等各类工作平台16个,提供各类意见建议150件,调解矛盾纠纷70余起,全程参与村级重大工程建设项目4个,建设资金800余万元。”该镇党委负责人表示,附海通过创新建设“三老一贤”善治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推进乡村善治,从而加速乡村振兴的步伐。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潘晓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