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奕辰在做讲座。 |
|
绳墨 (张奕辰篆刻作品) |
人物简介 张奕辰,1961年生,浙江奉化人,先后师承陆天波、徐银森、高式熊、余正。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 篆刻作品曾多次入展中国书协、西泠印社等主办的全国主流展览并获奖。现为《中国篆刻》副主编,台湾《大观》篆刻主编。出版有《百篆楼刻心经》《中国篆刻百家·张奕辰卷》《张奕辰印痕》《赵叔孺印举》,合编有《赵叔孺书画全集》等。 艺术观点 张奕辰认为,个性是主体自觉的表现,他尊崇赵叔孺“儒雅高贵、书生意气的名士风骨,以古为新、兼容通达的艺术风貌”,钦羡王福庵“谦恭平和的为人”和“节制精严的印风”。长时期的修为使他面貌平和、性情温良,所以能够创作出许多工细清正、贞秀古雅的佳作。 7月28日上午,“大师说”系列活动之公益讲座第三期——张奕辰《千秋剧迹,偏证红泥——说书画收藏印》在扬帆美术馆举行。很多人收藏书画,但是对于收藏印不甚了解,记者为此专访了张奕辰,和艺术爱好者们共享。 A 收藏印是“作者与藏家的信据” 古往今来,凡收藏鉴赏家,大都喜欢在他们收藏或鉴赏的书画作品上钤几方古雅精致的收藏印,红泥留影,朱墨灿然,“作者与藏家殆亦皆以是为信据。故物之真赝,时之先后,胥可凭以判断焉(叶恭绰《明清画家印鉴序》)”。收藏印的重要可见一斑。 一般认为,由实用印章到篆刻艺术的转变,最初是由印章参与书画鉴赏开始的。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晚自唐代起,印章已常用于书画收藏鉴赏。如唐太宗的“贞观”连珠印、“翰林之印”等。除这类官印外,还有许多私家收藏印记,如徐浩用“会稽”印等,皆为“识鉴宝玩之家印记”。 五代、两宋以来,收藏、鉴赏书画远较前代活跃,士大夫阶层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已成为普遍风气。所谓“上有所好,则下必有甚焉”,凡书画、古籍、碑帖、善本多见藏家印记,无论公家还是私家,均有专门的鉴赏、收藏印章。如宋徽宗赵佶有“政和”“宣和”年号连珠印,蔡京有“蔡京珍玩”印等。 进入元、明以后,文人对印章的兴趣表现得更为浓厚,他们将印章用于书画鉴赏,并将印章创作推向一种精巧、细致的模式。 书画创作向来为风雅之事。所以,凡署款钤印中出现姓氏,一般也用古雅的别名。如赵姓的郡望为天水,故赵孟頫有“天水郡图书印”,赵叔孺有“天水郡印”;陈姓的郡望为颍川,故陈佩秋有“颍川”引首章;徐姓的郡望为东海,故徐悲鸿也有“东海王孙”印。 B 用印是一门“庸手无法措手其间”的学问 收藏鉴赏印在使用时,应从各方面加以注意,如形制、内容、位置、印泥、手法等均须用心揣摩,殚尽心力,务求精到。 一般来说,收藏家们大多眼力较高,对用印较为讲究,盖印的位置也较为妥当,所以,作品经他们之手加印后,一般都能锦上添花,亦可以作为鉴定的凭证。 比如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书画鉴赏能力尤为精湛,为当时同辈中的翘楚,他在《书史》中记录了许多鉴藏印。此外,他还论及治印与用印的问题,如“印文须细,圈须与文等”。凡是经过米芾收藏过的书法名画,上面都有他的印记。故宫所藏褚摹《兰亭》上,他一连钤了七个印。 但是也有珍贵的字画,被一些自命风雅、好古而不识古者胡乱题跋用印、贻笑大方,甚至使原作不堪入目。乾隆皇帝便属于这群人,他占有欲望特别强,在他统治的六十年里,全国传世的名迹基本上都进入内库,并进行鉴别整理。乾隆的收藏印也非常多,达几十方,常用的有三玺、五玺、七玺,并且由于考据轻率,鉴别未精,往往真伪颠倒而贻笑大方。 据传,乾隆得了一卷仿得很不像样的黄子久《富春山居图》,作了许多诗、题了若干次,后来得到真本,不好转圜了,便命梁诗正在真本上题字,说它是伪本(见启功《书画鉴定三议》)。上海博物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中的钱选《浮玉山居图》卷,所钤收藏、鉴赏印多达三百余方,其中引首、隔水及跋尾处达二百六十多方,而乾隆在该画身跋诗外,还钤上“古稀天子”“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稀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宸翰”等十方印,其兴之所至,一味钤盖,且所钤位置多有失当之处,以致严重地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由此可见,题跋用印是一门严谨且高深的学问,须十分审慎,而不宜草率,诚如徐建融先生所指出的:“庸手是无法措手其间的。” C 名家多有颇具意趣的收藏印 作为书画家兼收藏家,张大千用印最为讲究,他本人也善治印。他的收藏印中极少藏字,一方是“大风堂珍藏印”,一方是“藏之大千”,意思其实是“藏之大千世界”。因为张大千知道,字画的私人收藏,很少有能长久拥有的,更不可能“子孙永宝之”。因此,张大千的收藏印只是表明藏品曾经一度为他收藏。 一个收藏家必须具有鉴赏功夫,才能辨别真伪优劣,保护真迹精品,使之流传后世,著名收藏家钱镜塘就是这样做的,从他的收藏印中便可窥见一斑。钱镜塘收藏的印章十分丰富,有唐醉石、陈巨来、钱君匋、高式熊、吴朴堂、徐云叔等名家之作共六十五方,多为难得的精湛之品。他还对海上画坛巨擘任伯年十分推崇,并特地请高式熊、吴朴堂各刻了一方“钱镜塘鉴定任伯年真迹之印”,博得了“海内外藏任画第一家”的美誉。 吴湖帆以画名于世,被誉作“为三百年山水画开一新局面”。他的收藏经历与其夫人关系密切。吴夫人潘静淑在鉴赏上往往有独到之处,有时甚至连吴湖帆也自叹不如。夫妇俩伉俪情深,吴湖帆专门请陈巨来刻了“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吴湖帆潘静淑鉴定”印。遇到重要的书画作品,他总要征询夫人的意见,再盖上这几方印章。 沙孟海曾在《印学史》如此评价收藏印:“大抵唐、宋诸印篆法稍疏,元、明以后渐求工致。鉴藏印的发展过程,大有‘后来居上’的倾向。”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升,书画收藏印也必然随着书画收藏热而广受收藏者欢迎,那种精微、典雅、静谧、悠闲而又不乏机智的一方小小的印章,更多展现的是人们高尚和谐的精神境界。 记者 陈晓旻 实习生 胡心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