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试药人的江湖里水很深,这个不难理解。在这种利益与风险并存的领域,水很难“浅”得了。但说实话,多数人对于试药人与“药头”的收入之类并不十分关心,最让人揪心的,莫过于最终出品的药物是否科学有效——如此不靠谱的试药人体检环节,又怎能保证出产靠谱的药物? 在有关药物研制的电影电视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对试药志愿者进行严格的体检;试药人体液样本的采集规范有序……然而,这则有关试药人江湖的猛料,将这种理想“梦境”击得粉碎。 试药前体检无身份核实,可请人代检;尿样可以换;吸烟的可在取样时滴一两滴白醋、喝酒的可在体检前大剂量服用一种药使相关指标变得正常……而药物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在试药人体检这个关键环节如此马虎,最终药物能没有隐患吗?当这种有隐患的药物上市以后,就算今年不出事,明年不出事,谁能保证来年不出事?这种人命关天的惊悚,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试药人体检环节如此马马虎虎,要说相关各方一无所知,肯定不是事实。企业、医院赚快钱、图省事,在体检环节走过场,监管部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睁一眼闭一眼等,恐怕才是主要原因。也因此,一些类似事件只有等“捅破了天”,相关部门才“雷厉风行”,相关责任人才“痛哭流涕”。 记得无论是毒奶粉还是假疫苗事件,在闯出大祸之前,并非没有预兆,一些有良知、负责任的媒体也早就进行过揭露。可就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置,以致养痈遗患,酿成惨痛的后果。希望目前已露出端倪的“试药江湖”的问题,莫等出事以后才出手整治。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