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一辈子与“文”结缘的杨东标,被圈内谑称为“三家村”,兼作家、剧作家、书法家三重称誉。曾有一位搞篆刻的朋友,送他一枚闲章“三家村人”。这位被称为“浙东才子”、诗书俱佳的“三家村人”,在高手如云的戏剧林海里,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几乎全推上了舞台并得奖,可以说成功率是很高的。 戏要好看是硬道理!——这是杨东标半个世纪以来从事戏剧创作得出的结论,也是他长期从事戏剧创作的切身体会。他说戏要好看,让观众坐得住,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才有生命力,才可以传下去。如果,光是为了应付会演而不注重戏的艺术性、可看性,就会成为“速朽品”,这对于一个真正的剧作家来说是没有意义的。2001年,他曾经出过一本《杨东标剧作选》,收入了他创作(包括合作)的9部作品。最近,他又出版了《杨东标戏剧新作选》,两本剧作选共16部作品,基本概括了他的戏剧创作成就,反映了他的创作面貌,而这一面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体现了他追求把戏写得好看的过程。他的许多戏如《王阳明》《五月杨梅红》《十里红妆·风雨情》等都可以久演不衰,这是因为这些戏都非常好看。 初学写戏 甘苦备尝 1962年,19岁的杨东标以优秀的成绩毕业于宁海师范。那年毕业后,杨东标分配在宁海城中小学教书,才教了半年书,就被调到宁海越剧团担任舞美设计。在学画画期间,他常常坐在侧幕旁边看戏入迷,戏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戏外观众的唏嘘感慨,演员进进出出,场上场下,互为联动,他都看得一清二楚。他认为做编剧,必须要晓得舞台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里面有无穷的奥妙存在。一个好的编剧,首先就是要懂观众,熟悉观众的心理,戏剧是一门懂得观众的艺术。 1965年,只有21岁的杨东标,一时兴趣而起,写了独幕戏《红色灯标》。未料,领导看了,大为夸赞,过了不久,《红色灯标》果然上演了。于是,他得到了领导的鼓励,让他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 不久,文革开始了,剧团改成了文艺宣传队,他开始编写一些演唱节目。虽然只是写些对口词、快板、小演唱等之类,无形之中,却锻炼了他创作的基本功。他也参加县里的创作组,编写大戏,但在那个以“三突出”为标准的特定年代里,写出好戏很难,因此也让他很痛苦。后来剧团恢复了,杨东标的创作焕发了艺术青春。 1977年到1979年,这三年来,是杨东标戏剧创作的起步阶段,从此,他成了专业编剧。他一连改编了《王锡彤》《劈山救母》《香罗带》《金莲斩蛟》等七八个戏剧,为剧团演出服务。虽然是改编,不是原创,却让他学到了许多优秀传统剧目中的结构方法、悬念设置等编戏技巧,这对他后来搞原创剧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年“追梦” 渐入佳境 从1980年开始到1990年,这十年,是他的人生中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有了编剧的基础,他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创作。 那年,他参加了浙江省戏剧创作年会。在莫干山年会上,他结识了顾锡东、魏峨、钱法成、胡小孩等一批省里的著名剧作家。在他们的精心扶持下,杨东标的编剧水平又一次得到了提高。20多位省重点编剧聚在一起,每人一个房间,进行封闭式写作。山上空气清新,幽篁遍地,清风徐徐,一个月后交出一个剧本,参加省戏剧节演出。那时,他独立创作的《银瓶仙露》在《戏文》发表,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虽然,他至今认为这个剧本是稚嫩的,但却是他真正创作的开始。这个戏被宁海越剧团多次复排,演出总场次千场以上,并且被广东的粤剧、上海的淮剧等多个剧团移植演出。 在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杨东标的才情与勤奋相得益彰,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多部剧本还被其他剧团移植演出。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与天方合作的《浪子奇缘》,获得了全国优秀剧本奖。这是宁波的剧本首次获得全国大奖,在浙江省戏剧界引起了轰动。 1987年,他被省文化厅推荐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习。那里,汇集了一批全国一流的戏剧专家。他白天听课,晚上看戏。至今,他还保存着厚厚的一叠笔记,那是当时看戏后写下来的心得。学习期间,他连续创作了越剧《明月何时圆》和姚剧《野杨梅》,分别为浙江越剧院三团和余姚姚剧团排演,并在省戏剧节得了奖,《明月何时圆》还获华东田汉戏剧奖。 1989年,他被推上了领导岗位。先是任宁海县文广局局长,接着又被调到市文联,任市文联副主席、党组书记。此后一段时间,因工作繁忙,他的剧本写得少了,但他的内心从未遗忘过戏剧。 退休十年 走向成熟 2005年,他退休了。于是,他有了相当充裕的时间 ,可以自由游弋于自己喜爱的创作领域。 当年,他接到了创作姚剧《王阳明》的任务,三年时间,五易其稿,终于将《王阳明》推上舞台,获得成功。在浙江省戏剧节中,该剧获大奖,排名第二。接着又赴台湾演出,引起强烈反响,其后,又晋京演出,受到好评。 此后的十年里,他的约稿源源不断而来,他以他的旺盛的创作精力,成熟的编戏技巧为余姚姚剧团、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宁波艺术剧院、舟山越剧团、宁海越剧团等写了10余部戏,几乎全部推上舞台,同时又完成了3部书稿,成了他的创作生涯中收获最为丰硕的时段。他说,这十年是他创作的最好时期,黄金时期,写戏是为了圆梦,圆一个人生之梦。他将这一段时间,称之为人生又一个春天的开始。 2013年,是他的戏剧创作年。他新作的三部大戏都上了浙江省戏剧节并获奖。一部是与张金海合作的姚剧《五月杨梅红》,由余姚市艺术剧院演出。这部戏剧以一个真实的故事为素材,歌颂了现实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被评为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二部是有着地域风情的《十里红妆·风雨情》,由宁海越剧团演出。这部戏通过一场红妆风波,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歌颂了人间的真情大爱,参加了中国越剧节并获奖。第三部是大型现代越剧《海兰花》,由舟山越剧团演出。戏剧的故事取材于舟山先进教师杨兰娟的感人事迹,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艺术形象,在省戏剧节和省五个一工程评奖中获奖。 他还钟情于越剧《梁祝》的改编,参与了省小百花越剧团《梁祝》的改编,该剧由茅威涛主演,获得了一系列全国性的大奖;同时,他又为宁波艺术剧院云其工作室精编了《梁祝》,为观众所喜爱。2014年,他创作的新编历史剧《严子陵》被推上舞台,为戏剧舞台塑造中国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了又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 杨东标所创作的戏剧作品,不管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非常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描写,只有把感情写深写透,才能让观众感动。他一再强调,戏要好看才是硬道理。他说:“朴素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他说写戏是件心力交瘁的事,初学写戏是稚嫩的,力气只会用在文字上,而文字的好并不是首位的,首位的是要懂得“戏”,有戏可写,有戏可看,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涉及戏剧构思、矛盾冲突、人物塑造、细节运用等方面,只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才有强烈的戏剧效果,才能让作品鲜活地立于舞台。 杨东标说自己如今年事渐高,也许不再写戏了,也许还会再写几个戏。不管如何,过去两本剧作选中的16部作品,已经足够证明杨东标一生戏剧创作的丰硕成果和不凡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