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葆亭友人撰写的《卓君志元殉职空军记》。 |
|
卓志伟老人仔细阅读本报关于他三哥的报道。 |
“三哥,这么多年了,我终于知道你在哪里了!我真想到美国去看看你啊……”昨天下午4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看着《宁波晚报》关于卓志元的报道,91岁高龄的卓志军(曾名卓志钧)感慨万分。 这两天,本报连续刊发了帮助长眠于美国70多年的宁波军人卓志元寻亲的报道。在众多热心市民提供线索、记者不间断寻访之下,卓志元的家人终于找到了。昨天,记者和宁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的志愿者一同前往上海,见到了卓志元的四弟卓志伟和五弟卓志军,以及他们的子女后辈。 遗憾:三哥的照片一张都没留下 昨天下午,记者到达上海虹桥火车站时,卓志军老人的女儿卓卫敏夫妇前来接站。一见面,卓卫敏就再三向记者表示感谢。她说,当年三伯伯卓志元在美国出事后,家人只收到他去世的简单消息。岁月流转,卓志元的兄弟一辈都年事已高,如今五兄弟中只有排行第四、第五的卓志伟、卓志军还健在,他们也已经有96岁和91岁高龄。 “上一辈年纪大了,有关三伯伯的往事也鲜有人提起。看到你们关于三伯伯的报道,才发现很多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感到特别自豪和激动。从昨天到现在,我一直捧着手机和家人分享着这个消息。”卓卫敏说这话的时候,泪光闪动。她说,非常感谢志愿者和媒体的帮助。 记者一行从火车站直接赶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卓志伟老人正在这家医院住院,腿脚不便的卓志军老人也已在家人陪同下从养老院赶到医院汇合。 兄弟二人碰面后,拿出一些老照片仔细端详,但非常遗憾的是,他们三哥卓志元的照片一张都没有留下,“三哥离家早,那时候照片原本就少,再加上时间过去这么久了,所以找不到了。” 记者拿出这两天本报有关卓志元的报道递给两位老人家,他们仔细看过后,把报纸认真叠好,放在身旁。 四弟:三哥当年和我最亲近 96岁的卓志伟精神矍铄、耳聪目明。他说,兄弟姐妹中,他与三哥卓志元最亲近。“我和三哥年纪最相近,只差三岁。大哥、二哥都比我们大十多岁,五弟又比我们小很多。”卓志伟回忆,小时候他和三哥睡一张床,两个人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三哥比较活泼好动,体育尤其突出,是学校运动会上的风云人物。三哥对新奇的东西非常感兴趣,有段时间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只小鼓,他甚是喜爱,绑在腰上,一边走路一边敲。三哥比较喜欢读书,经常偷偷买一些进步书籍来读。” 卓志伟说,三哥中学毕业后被选拔进入空军学校,“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当兵这条路危险系数很高,即便如此,三哥仍以当兵为豪,要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当他把被选上空军的消息告诉父母时,父母有些舍不得,但看他一腔热血,最终还是选择默默支持。”就这样,年轻的卓志元离开了父母和家人,加入了空军队伍。 “三哥在国内的空军学校学习的时候,经常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他最后一封信里说要去美国受训,从此家里就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来信。抗战年代,他又是飞行员,父母特别担心他。但我们怎么都没想到,最后等来的竟然是他牺牲的消息。”卓志伟告诉记者,消息最早是三哥的朋友、飞虎队队员周训典带来的。 记者了解到,周训典也是宁波人,抗日英雄。1944年,周训典作为中美空军联队第五大队第27飞行中队成员,正式投入抗击日军的空战第一线。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周训典共参加大小战斗71次,屡建战功。 卓志伟回忆,“周训典还把三哥的遗物,比如衣服之类的,一并送了回来。大家难过极了,一开始还瞒着父亲,后来实在瞒不住了,才跟父亲说起。父亲特别伤心,后来在卓家祠堂里给三哥立了块碑。” 卓志伟说,三哥具体在哪里牺牲的,遗体在何处,家人统统都不知晓。“感谢志愿者和媒体帮忙,将这个沉痛的谜底揭开,我也就安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