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2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路琴声”钢琴艺术节主题论坛昨举行

中外专家共话钢琴与宁波

    昨天下午,作为2018“丝路琴声”宁波国际钢琴艺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外艺术家主题报告与研讨论坛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鲍蕙荞、欧盟钢琴教育协会主席米兰·弗兰克、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杨燕迪、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民宪和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伦就“钢琴教育与宁波音乐之城建设”这一主题畅所欲言,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谈学琴这件事儿成功的钢琴家就像一块拼图

    “在基数庞大的学琴人群中,能够走上专业之路的人是很少的。”鲍蕙荞说,在选择钢琴演奏的苗子时,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很多,首先要看这个孩子有没有天赋,包括乐感、节奏感,还有手的条件。此外,还需要勤奋、努力以及身体状况。如果身体不行,就难以承受一天6小时甚至10小时的练琴。正如任何人都可以游泳,但是能有几个人可以像孙杨这样?

    鲍蕙荞说:“在一些地方的考级中,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很可惜,他有很好的天赋,但是学得不好,弹奏中

    的毛病很多。”在她看来,成功还需要机遇和运气。所以说,一个成功的钢琴家就像一块拼图,缺了任何一块都是拼不成的。

    但鲍蕙荞认为,学钢琴是很好的智力投资和素质教育,它会让人更集中精神,还能锻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此,陈海伦甚至做了个“试验”,他说他曾经每年给北仑绍成小学5架钢琴、5万元奖金,共赞助了6年,后来统计数字显示,“学钢琴的孩子比不学钢琴的孩子每年考试的总分提高了10分”。说得大家都笑了。

    谈钢琴这件乐器可以让钢琴说说中国话

    很多人都说钢琴是“乐器之王”,那么钢琴究竟凭什么称王呢?杨燕迪说,音乐学院里只有一门课是每个学生都要学的,那就是钢琴课,因为钢琴是学音乐的“刚需”。

    杨燕迪介绍说,钢琴是多声部的乐器,它能最完整地体现音乐。比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很多版本,但用小提琴拉就是不好听,非得在钢琴上弹才有特别的味道,这就是钢琴的魅力。很多音乐家都是

    从学钢琴开始的,比如著名歌唱家多明戈。

    杨燕迪说,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还有一个原因是它的曲目量太大了,“从巴赫开始,一直到贝多芬,还有肖邦,等等,从古至今这些伟大的作曲家给这个乐器上留下了太多伟大的作品”。他还推荐说,中国也有上百年的钢琴音乐创作史,其中有大量的精品,“大家可以接触一下,让钢琴说中国话”。

    谈钢琴与宁波宁波是中国钢琴制造业的发源地

    陈明宪根据林元宁著的《宁波钢琴百年》一书介绍说,早在19世纪末,宁波人李佐庭就与几个老乡去日本学艺开琴行,他后来还参加了横滨钢琴厂(即今天雅马哈钢琴的前身)的兴建,并当上了厂长。上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从事钢琴买卖、钢琴维修及组装业的几乎都是宁波籍人士,宁波籍钢琴技师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当时的上海有14家琴行,其中两家是外

    国人开的,其余12家是清一色的宁波人开的。

    据《宁波钢琴百年》记载,我国第一架钢琴的制造者林炳炎、北京钢琴厂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王来安等都是北仑大碶人。此外,宁波还出了许多著名钢琴演奏家和教育家。

    为此,陈民宪建议宁波可以建一所钢琴学院,加速推进城市钢琴教育水平,并打造“中国钢琴之乡”品牌等。       记者俞素梅通讯员陈盛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