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人50元 在陌生城市生活10天

这项生存训练已经坚持了12年 先后有400余名大学生参与 50元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 但找工作的手段越来越多

生存训练(资料图片)

    这个暑假,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19岁的大一学生牟月林和她的队友们共30人完成了一次生存挑战:每人50元,在浙江永康生活10天。

    12年前,她的学长,22岁的石文波和21个队友,在杭州完成了同样的生存挑战。

    连续12年的暑假,宁波工程学院一直在做一个叫做“生存训练营”的活动:50元,在陌生城市生存10-15天,先后有400余位大学生参加,对多数参与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深入地接触社会。

    社会越来越发达,城市越来越大,50元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但找工作的手段越来越多。

    12年来,这400余位大学生的体验,也见证着社会的变迁。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谭超华

    初衷:从减肥游玩到主动找“吃苦”

    “学姐告诉我,参加这个生存训练营真的很好,可以认识很多好朋友,在挣钱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提早感受这个社会。”冲着学姐说的那些好处,这个暑假,四川女孩牟月林毅然报名参加了生存训练营。

    她经历了面试、笔试还有再次面试,写了生存计划书,甚至还进行了体能测试,才获得这个宝贵的“吃苦”机会。

    2007年暑假,这个活动第一次举办,当时的带队老师、活动发起人陈彪告诉记者,当年举办活动的初衷是:“既然是学经济管理的,以后大多会从事商业工作,需要在大学时候走出去闯一闯,接触社会。”2002年,陈彪还是浙江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就曾参加了学校在青岛举行的生存挑战活动,受此启发,他发起组织了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的“生存训练营”

    那一年,听说有这样的活动,全校沸腾了,经管学院报名的学生就有500余名,很多同学想法是:“50元过15天,就当减肥了,而且是在杭州,可以好好到省城玩半个月,又能体验生活,锻炼胆量。”

    2007年,学校设置的报名门槛还是挺高的,“要求两年以上学生干部,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必须参加体能测试,女生跑800米,男生跑1000米,身体要棒;还要参加职业测评,制作生存训练计划表。”陈彪介绍说,这样,经过筛选,22名学生得以参加第一次“生存训练营”。当然,其中部分选拔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择业:从“有工作就好”到用专长挣钱

    参加第一届生存训练营的同学大多出生于1987年、1988年,“属于80尾的孩子,很能吃苦。”那年,同学们安顿在杭州一家小旅社,开始出去找工作。

    “同学们找的都是短期工,有做洗碗工的,有到肯德基打小时工的,有到话机世界做推广的,也有学生在西湖景区当导游,甚至还有学生去做‘流动的广告牌’,拉着大幅商家广告骑车在闹市区兜圈。”陈彪告诉记者,“只要能找到工作,大家都会去做。”

    而随后这些年,同学们的挣钱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了,更多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己的专长去挣钱。“有一届学生提议去买基金,这个学生希望启用备用金(规则是每人两百元随身带,紧急情况下启用,晚上要检查的),让钱生钱,赚的钱抵房租。经过讨论,其他同学认为风险大,违反本次活动规则,没有支持,但我肯定了学生的想法。”陈彪说。

    2010年时,生存训练营选择在义乌举行,当时义乌刚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示范区,对外贸人才需求很大,那一年很多学生找到了相关的工作,为老外做翻译,跟单、制单、报关……学生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义乌如鱼得水。

    今年暑假,牟月林10天里做了四份工作:发传单、洗碗、做推广、搬运货物。“我首先想到的是利用自己的专长来挣钱,比如做推广,当时是为德国一家玩具公司做PPT课件,还要拼玩具模型,做PPT是我和同学们擅长的事情。”

    这两年的学生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末出生,接近了00后,在他们看来,“流动的广告”这类工作就有点显得不上档次了。

    消费:从“省吃俭用”到“消费是为了更有动力赚钱”

    “第一天,我们就是买了超市里的馒头,就着那里的免费饮用水吃的,连榨菜都舍不得吃啊。”牟月林和她的小伙伴们就这样度过了前两天,直到找到工作挣到钱。

    12年前,她的学长们差不多也是以同样的饮食开始他们的生存训练营。

    “这十几年来,学生们勤劳吃苦的良好品质都是一样的。”陈彪见证了2007年到2012年的训练营,因工作调整,从2014年起,周丽娜老师接任了这项工作,两位老师对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精神都予以了肯定。

    但是对于消费观念,十几年间的学生们变化还是很明显的。

    “刚开始几年,有学生会在打工的饭店里打包一些顾客的剩菜剩饭,回到旅馆用电饭煲加热,同学们一起分了当晚饭吃。”陈彪说,“但是后面几届就不一样了,有学生觉得这样做不卫生不健康,在赚了钱后,也有学生去吃肯德基之类,他们的观念是自己赚钱自己消费,这样才有动力明天更好地去赚钱。”

    周丽娜老师最直观的感受是学生的住宿观念。每次训练营都是学生自己寻找住宿地,“前几年的学生住的小宾馆条件差一些,但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关注住宿条件,他们会选择看起来更干净的小宾馆,自己去还价,毕竟90后成长环境更好一些了。”

    还有一件事让周老师印象深刻,有一次有个男生因为身体不舒服在宾馆里休息了一天,因此那天男孩也没有了收入。“这个要是在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同学们都会觉得自己是拖了团队后腿,但是现在的学生就不一样了,这个男孩理直气壮地说:我前几天通过努力已经赚了钱足够养活今天的,所以选择休息一天也是可以的,明后天我就更有精力去赚钱。”

    收获:从“收获同理心”到“有信心到哪里都能生存”

    阮毅,是第二届生存训练营队长,和同学们在杭州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生存训练。如今的他在昆明,回忆起11年前的这次生存经历,他印象深刻,“当时社会经验不足,前期在校内规划的生存思路和搬到现实实战的差距比较大。”

    他在当时的日记中这么写到:“刚开始我们觉得自己很清高,结果受到的只有冷漠。后来我们放下架子,假设我们身上真的就这么多钱去维持生计会怎么做?结果在面试的时候很多面试官、经理被我们的真诚和勇气感动,很多市民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现在我们小组5个人每天有6份工作的收入,人均在70元以上。”

    当说起这段经历的收获,阮毅第一句话就是:“同理心”。他进一步解释说,毕业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昆明参与收购文贸大厦,后来收购矿山,做房地产,“遇到逛街发传单的,我不会看,但我会拿,因为我当年也发过。我还给朋友说,让他们拿着,真没用的走远点再丢。还有,我对扫地阿姨、保安都比较尊重。因为他们有些虽然素质不高、文化不高,但是他们很渴望被尊重,只需要笑脸打招呼,他们会加倍对你好。”

    而牟月林的同学们说起这次生存训练营的收获,很多人都说:“这种经历永生难忘,特别是我们队友间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困难的体会,真是‘革命友谊’。”牟月林则更有信心地说:“我们现在觉得有过这样的经历,到哪里都能生存下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