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8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历了那三年的瞬间巨变

岑科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路走来,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特别是中专期间的,正是因为有这些好老师的指引,我才有今天。”

    如今的他,传承老师的教棒,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桃李满天下,设计的作品屡获大奖。

    他是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岑科军,就读中专的那三年,刚好亲历了中专生的“瞬间巨变”。一名中专生是如何成为大学教师的?近日他和记者满怀深情地诉说起20多年来的学习生活和事业发展历程。

    心想事成:读中专 学画画

    1994年秋季,16岁的岑科军从慈溪农村来到李惠利中专报到。那时的中专是提前批录取,包分配,而且农村户口可以转城镇户口,毕业后还有干部身份,所以相当有吸引力,录取分数也比普高要高。

    “那年我考上中专,家人和我都很开心。”岑科军对当时情景记忆犹新,还有更吸引他的是,他学的是广告设计专业,正是自己所喜欢的,“我非常喜欢画画,就想着找能够画画的学校,读李惠利中专可是心想事成呢!”

    李惠利中专校址就在宁波的黄鹂社区内,校舍很新,尤其让岑科军感到惊艳的是校园的环境,他说:“一走进学校,就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一条林间小道通往行政楼,真是漂亮!”

    “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当时的李惠利中专师资很强,我们的任课老师水平都很高。”他扳着指头一一介绍当时的任课老师;“袁永昌老师,他是老美院毕业的,原来是宁波一家大型纺织厂的总设计师,实践经验很丰富。孙宁老师教我们水彩,他是全国水彩画金奖获得者。还有教漆画的大胡老师,教装饰画的小胡老师,都是师范的美术专业毕业。后来学校聘请的骆建军老师,那更是著名的油画家。”

    瞬间巨变:坠低谷 又复活

    入学第一年,所有的同学对未来充满了自信,每个人的前途一片大好,“我们走出校门时,头都会抬得高高的,大家都很自豪,因为我们是中专生啊!虽然我们年纪小小,可是都会有好工作的啊。”

    然而到第二年,这种自豪瞬间跌落到谷底。1995年底,有消息传来中专生将从1996年起不包分配,所有的人都要自己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了。“真的是一夜之间中专生的光环都褪去了,毕竟工作是最重要的,不包分配,中专就没有了优势。”

    这个消息对岑科军和他的同学们打击很大,“心里的落差太大了,我们总在问,我们运气为什么这么不好?”

    哪知道,峰回路转,过了半年左右又有消息传来。他说:“有新政策颁布,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及时了,新政策规定应届中专生可以报考大学了,而以前的中专生必须工作两年后才有资格报考大学。”

    “大家听了后都欣喜万分,因为坠入谷底的我们又有复活机会了!”他说,学校也非常重视这样的机会,专门组织老师帮助学生进行专业复习,还联系附近的李惠利中学,让学生去插班学习文化课。

    同学们更是非常珍惜这个机会,铆足了劲学习,“在备考专业课时,我记得我们经常画画到深夜。而在最后两个月文化课冲刺阶段,大家更是咬紧牙奋力拼搏。”岑科军说。

    “我当时因为英语成绩不好,报考了浙江丝绸学院、山东工艺美院这些对单科成绩不限的高校。”他说,“巧的是,在学校专业课备考时,教油画的骆建军老师用玫瑰花给我们做示范,而在专业考试那天,考试题目正是画玫瑰花,一看到这个考题,我顿时信心满满了。”

    最后的文化课考试,岑科军也很顺利,超出分数线40多分。专业课加文化课,岑科军的成绩相当不错,他一举考取了浙江丝绸学院。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岑科军听从袁永昌老师的建议,报考了染织艺术设计。

    大学教师:做设计 获金奖

    考上大学的岑科军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勤奋。

    他说:“很幸福,浙江丝绸工学院是纺织工业部直属的高校,是一本高校,在专业上是很强的。而且,我们当时一个专业就只有一个班级,24个同学,而老师就有11人,同学和老师都很熟悉,关系也很融洽。”

    最重要的是,因为中专三年的专业课基础在,他比班里其他同学更有优势,四年大学所有专业成绩都是优,毕业时还是省级优秀毕业生。

    因为他的优秀表现,他也成了当年系里唯一留校任教的本科毕业生。浙江丝绸工学院几经易名,就是现在的浙江理工大学,也就是说,岑科军在这所大学一待就整整21年了,前4年是学生,后17年是教师。

    如今的他,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的喜欢,而在专业上,更是努力耕耘,颇有收获。

    这是一所应用型大学,“我们专业比较特殊,是艺术类工艺专业,所以很注重‘艺工结合’,特别是能学以致用的校企合作。”他告诉记者,“2005年的时候,我还到宁波维科待了整整一个月,在兴洋毛毯学习印花工艺,后来还在嘉兴越龙提花学习了一年提花组织工艺。”

    在授课同时,他还积极带着学生走进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他开设工作室,主持了数个省部级课题,“我们和多家企业有合作,一起开发新产品,设立合作基地”。

    付出就有回报,2005年,岑科军设计的作品获得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大赛创意金奖,他巧妙地将中英文以书法的形式融合在纺织品上,赢得了评委团的一致赞誉。而第二年,他的另一件作品获得了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创意面料组银奖。这是目前中国家纺行业两个最高级别的大赛,岑科军在两年时间内将奖牌收入囊中,证明了他的实力。

    学无止境:深钻研 善授课

    “我的目标是能教书,也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岑科军说,“要做好任何一个工作,都是需要不断学习开拓的,真正是学无止境,做的越多,会的也就越多。”

    2010年,岑科军赴美国纽约时装学院(FIT)深造,一年时间里如饥似渴着学习着。

    “刚到美国不久,有件事就让我很震撼:2009年国内有家企业聘请了一位外国设计师,他设计的一件纺织作品造型非常漂亮,工艺也很先进,我们都看得叹为观止。而我在纽约时装大学的图书馆,无意中在一本书里翻到了和他设计的一模一样的作品,那是欧洲设计师在1870年的一个纺织品设计作品。也就是说,这个外国设计师把原来就有的设计稿拿来又卖给了中国工厂,而我们却如获至宝。”岑科军感慨说,“这说明我们眼界太窄,看得东西太少了。”

    在美国学习期间,学校还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艺术设计专业,时尚潮流变化很快,所以老师要求大家每周都要去看百老汇大街上橱窗,因为这些顶级奢侈品商店都是平均半个月布置一次橱窗,透过橱窗布置的变化,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看出市场的流行趋势。特别在纽约上城区有个家居设计中心,那里陈列的家居饰品都是世界顶级的, 在那里我迅速开拓了视野,在和驻场设计师的交流中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设计感悟。”

    “在那里,感觉每天时间都不够用,每天就睡几个小时,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岑科军回忆说。

    当他学成归国后,岑科军感觉自己打开了另一番全新广阔天地,再次站在三尺讲台时,尽心地将所学所思教给学生。每每学生有所收获,或在各项比赛载誉归来,岑科军觉得非常满足。

    “这些年,我就一心想当好老师!”岑科军笑着说,“因为我一路走来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老师,特别是中专期间的,正是因为有这些好老师的指引,我才有今天。所以我就想,我自己是老师时,希望在专业上能将最新最好的知识倾囊教授给学生,也希望自己的某句话,或者某件不经意的事情,能够影响学生,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记者 李臻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