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警界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套路贷”说“不”!

江北警方摧毁一校园贷团伙 警方提醒:大学生借款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和渠道

任山葳 绘

    借款25万元,实际到手却仅仅7.3万元,这样的无抵押贷款你敢去贷吗?宁波两名大学女生就深陷这样的校园“套路贷”,其中一人还因不堪暴力催债逼迫险些走上绝路。近日,江北警方摧毁这个校园“套路贷”团伙,将10名犯罪嫌疑人一网打尽。

    借款25万元 到手仅7.3万元

    小桂和晓晨(均系化名)都是宁波本地人,是我市某高校的大二学生。两人不仅是同学,还是室友、无话不谈的“闺蜜”。

    两人家境都很一般,日常花费却不比身边的同学少,每个月除了父母给的生活费和零用钱,还通过网络平台“零用贷”借钱用于日常消费。这些借贷的钱不多,两人还款的压力并不大。

    不过,两人也知道借来的钱总归是要还的,就想合伙创业赚钱,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还能及时还贷并支撑自己更高的消费。她们想开个花店或者宠物店,可是手头却没有启动资金。

    今年3月底,小桂通过微信朋友圈认识一名姓郑的本地男子,对方声称可以找人借钱给她。小桂当时刚好有一笔“零用贷”到期,手头缺钱还不上,没有多想就答应向郑某借款。郑某带着绰号叫“小辫子”的借款人上门到小桂家里“考察”了一番,就同意借款1万元给小桂。

    按照借款合同,“小辫子”应该给她1万元,但对方只给了她7500元,另外的2500元是提前交付一个月的利息以及上门考察费等。随后,中间人郑某又从中抽走了1500元的中介费和1000元的好处费。最终,小桂实际到手的借款仅有5000元。

    让小桂意想不到的是,借款人“小辫子”当晚打来电话,竟然提出要她去陪吃饭、喝酒等无理要求。小桂吓坏了,第二天就找到对方还掉了1万元。短短一天时间,她就损失了5000元钱。

    但小桂并未就此吸取教训,没过几天,她又通过中间人郑某以及担保人王某向“小辫子”借款2万元。同样,扣除提前支付的利息等费用,只有1.5万元,再扣除王某的担保费、好处费、押金等7500元以及郑某的2000元中介费,小桂实际到手的只有5500元。

    小桂从此越陷越深,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先后6次通过郑某等人总共借款12万元,而实际到手仅4.2万元。其间,晓晨也多次通过郑某等人借了13万元,实际到手仅3.1万元。

    更让人无语的是,两人还相信了郑某等人去赌场放贷帮忙搞“投资”之类的鬼话,居然还先后多次将到手的贷款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转出去近3万元。

    深陷“套路贷”的漩涡

    小桂和晓晨也知道自己已深陷“套路贷”的漩涡。可当她们不想继续贷款,也不想将钱交给对方去搞所谓的投资时,对方不断威胁她们要去其家里曝光此事。她们害怕家人知道此事,只能忍气吞声,任由对方摆布。

    她们的退让反而令对方变本加厉进行催债。晓晨很害怕,加上种种异常被父母发现了端倪,只得向父母和盘托出自己卷入“套路贷”一事。父母东挪西借,先后帮她还了7.4万元的借款。

    小桂却一直瞒着父母。直到5月9日下午,其中一名借款人陈某开车到学校找到她,逼迫她上了车,抢走她的手机,将她手机微信上仅有的300元转走。当晚,中间人郑某再次打电话威胁她“转点钱过去”,并说自己就在她家附近,不给钱就去找她父母。

    躲在学校宿舍的小桂不敢出门,更不敢回家面对父母,一时想不开,还有了轻生的念头,所幸同学及时发现了她的异常情况,才没有酿成大祸。遭此一劫的小桂猛然醒悟过来,当晚就向公安机关报警。

    “套路贷”团伙一网成擒

    江北警方接到报案后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网警、刑侦、属地派出所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并很快查明这个校园“套路贷”团伙的人员结构以及各个成员的身份信息。

    6月29日,经过缜密分析、深入侦查与部署,专案组成功抓获杨某、许某、陈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随后,又先后抓获另3名同案犯。8月8日,民警在王某家中将最后一名嫌疑人王某抓获归案。至此,警方成功破获这起影响恶劣的校园“套路贷”案件。目前,10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据办案民警介绍,10名犯罪嫌疑人中有9人是宁波本地人,最大的32岁,最小的24岁。他们都没有固定工作,平时结伙以放贷为生,通过微信朋友圈寻找作案目标,特别是无力还贷的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想创业的大学生。

    校园“套路贷”套路深深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细数无数的案例可以发现,所有的“套路贷”广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洗脑。它们常隐藏在角落,广告文案简单粗暴——小额贷款,安全、快捷、方便、随借随贷;只需身份证,就可以借款;只需两小时,立刻到账……

    因为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阅历浅,而又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心、虚荣心。“套路贷”正是抓住了个别大学生的这种心理,通过“无抵押”“放钱快”等方式引诱其借款。

    去年6月28日,银监会发布消息称,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络贷款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明确退出时间表。去年9月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银行关闭了给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正门”,而各类贷款APP则向学生们打开了“侧门”,甚至一些线下私贷让不少大学生彻底翻不了身。据媒体报道,多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与此有关。

    ■警方提醒

    大学生要适度消费,借贷要找正规渠道平台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自己的偿还能力大小应该心知肚明,如果没有能力还款,就不要去借贷。”办案民警说,大学生更要学会量入为出,合理借贷,不要盲目攀比高消费,不论是消费还是生活理念都应该务实,更要提升防范警惕意识,远离高利贷。

    民警提醒,大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或者不安全平台透露这些信息。当自己的信息被不法之徒利用时,要及时向学校、家长反映,如果发生暴力威胁催款,应当及时报警,学会用正当手段和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也不要听信校园贷的虚假宣传,不要怀揣侥幸心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如果手里缺钱,可以通过正规的渠道平台去借款,比如刷信用卡等。”民警说,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非法借贷平台,千万不要去碰那些网络借条。如果不小心遇到了,一定要走法律程序,不要惧怕。

    警方提醒,如果你遭遇了此类案件,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警方将对举报人信息和举报内容严格保密,反映线索经查证属实的,将给予一定奖励。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杨熙瑾 孙红青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