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0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正视热点舆情背后的“公众积忿”

    胡晓新

    “明星偷漏税”“假疫苗事件”“滴滴顺风车案”“昆山反杀案”……近期这些网络热点,一次次激荡起汹涌的舆情。与以往说啥都有的互怼不同的是,在这一连串的热点事件中,多数网友的观点惊人相似。

    对于明星一场演唱会的收益超过工薪族一辈子的收入、一部影视剧的片酬胜过普通人数百年的薪酬,公众或许只能羡慕嫉妒恨,但这么多年来,在工薪族个税收缴几乎滴水不漏的同时,为啥有这么多高收入明星明里暗里偷税漏税、阴阳合同成为圈内尽知的潜规则?人命关天的问题疫苗被发现、遭曝光并非首次,为啥仍然源源不断地输往各地、丧尽天良的厂家赚得盆满钵满?安全漏洞如此明显且已经出过大事的滴滴顺风车,为啥几乎啥都没改仍然运行直至再次出事?这些积忿,民众早已忍无可忍。

    而“昆山反杀案”的鼎沸舆情,则反映出长期以来公众对于正当防卫被苛刻限定的积忿——被恶人逼到墙角绝地反击,生死攸关之际谁仍旧能够精准拿捏“正当”与“过当”的防卫分寸?对那些经常导致老实人吃亏、恶人嚣张的法条和判决,民众同样“积忿久矣”。

    由那些网络热点事件引发而喷薄的公愤,除了指向偷漏税的明星、造假疫苗的厂家、滴滴平台,更指向那些懒作为、不作为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别柿子专挑软的捏,管理起诚实百姓来颇有一套,碰到硬茬刺头或者利益集团不是没辙就是“糊涂”,要是监管及时、处置得力,那些或严重违法、或唯利是图的明星、厂家、平台,还能如此肆无忌惮、祸国殃民吗?

    如果正视热点舆情背后的“公众积忿”,且不局限于解决热点个案,而是从完善制度的高度回应民众呼声,那么,许多热点舆情就有望转化为推动制度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记得当年公众痛恨腐败、质疑反腐不力,积忿之下掀起网络反腐狂欢,一批“手表哥”“眼镜哥”等腐败分子,正是那个时候先是在网络上被炒得沸沸扬扬,然后再被反腐机构锁定,最后落马的。后来,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强,存在局限和缺陷的网络反腐逐渐让位于更科学、更有效率的制度反腐,那些在反腐高压下仍旧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多数情况下自有制度来收拾,而无需网络去炒作。反之,如果看不到网络反腐背后的“公众积忿”,认为这种模式不靠谱而不予正视,反腐制度建设或许就会慢半拍,不少腐败分子就可能成为漏网之鱼。

    网络反腐如此,其他许多网络热点舆情又何尝不是如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