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莉莉安和她的花艺作品。 |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一部名叫《一千零一夜》的都市爱情剧引发了众多追剧观众的热议。除了俊男靓女的主角配置,故事中“花艺师”这一职业也成了大家聚焦的话题之一。终日在花的海洋中工作,那画面打动了千万观众的“少女心”。而现实中花艺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有那些“花言花语”的故事呢? 一个“半路出家”的 花艺师 9月初的宁波,暑热还未完全退却,天却已经蓝到不像话。白云飘过处,安静地将几束阳光送进窗户。 长案上摆放着各种花材:向日葵积极向上,给人阳光明媚的感染力;娇俏的雏菊,朝气活泼惹人喜爱;白玫瑰让人想到一袭白裙、站在讲台上和蔼微笑的那个人,最后用雅致清香的白绿系茉莉点缀——不消几分钟,一束教师节主题的花束就从莉莉安的手中诞生。没有过多繁饰,就像是一首得体的诗歌,寥寥数语却让人心生共鸣——或许这就是来自于花艺师的魔法。 莉莉安也欣赏了这束花很久,每次包完花她都会像这般注目自己的作品。“我是个随性的人,包花前很少打样,所以出来的花束绝少会有完全重样的。渐渐就养成了习惯,在拿给客人之前自己先欣赏会。这种心态有点类似一个母亲看着即将出嫁的女儿吧。”说完这句,莉莉安笑了。 作为花艺师,莉莉安算是半路出家。虽说做设计出身的她对色彩的感知有先天优势,而且她自小在农村长大,自然和山野间的花花草草有着深厚的交情。而真正让她做上这行的,则是因为“心累”。 “2012年的时候,我开始做婚庆公司。当时几乎每天都围着想方案、敲细节、做沟通的各种事情转,每到婚礼的前三天就开焦虑到失眠,人累还是其次的,关键是心累。”婚庆中少不得花艺,而在为婚礼设计花束装饰的时候,成了她唯一可以稍微喘气的机会。也就如此,莉莉安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花艺。 这样心力交瘁的日子维持了一两年后,莉莉安意识到不能再继续了。“既然自己喜欢花草,又有点天赋,倒不如将重心调到花艺上。”也正是这个决定,给了她后来的这些快活日子。 每一束花都有一个故事 在与花为伴的日子里,莉莉安的生活明显比原来轻快了如多。尽管要做的事情并没有减少,因为一个合格的花艺师要懂得太多东西:技法、色彩、空间结构甚至流行趋势,而她也依旧还是那个各种花草物料自己扛的女汉子。但不同的是,借由花艺看到的世界,正如那些绚烂的花朵一般,温暖有爱,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正能量。 来订花的客人形形色色,里头有故事的也不少。莉莉安印象中特别深刻的是一对情侣。男孩在一家面包店里遇到了那个让他心动的女生。“认识一周年纪念日的时候,男孩找到我说要做一束特别的花送给女生。既要纪念他们的爱情,又要凸显是在面包店相识的典故。那时候觉得在这种奇怪的框架设定下做出一束花,好像有点难啊。”很少打草稿的莉莉安为此思量了三天,终于想到了附和主题的花材。 “花束以咖色为主调,花材上我用了麦子,因为这是做面包的原料,搭配了花语是‘遇见和幸福’的蓝色矢车菊和花语是‘永恒印记’的麦秆菊来暗合两人初识的事情,再配上代表爱情的玫瑰,以及花语是‘完美无缺’的观赏菠萝。据说收到花束时,女生也被感动得不行。她没想到男孩会这样悉心地记录一年前的事情,也没想到我能在这样‘苛刻’的框架下做出花束来。” 后来,这个女生嫁给了男孩,而莉莉安则为幸福的她打造了婚礼上的手捧花。“其实我也特别高兴,他们将整个婚礼上最重要的一束花,交给我来做,除了是对我的肯定,也应该是觉得我见证了他们这一路的相知相守。”莉莉搭配了婚礼的主题色,为女孩定制了一款黄橘色系的手捧花。祝福她婚后的每一天都能过得那样明媚、快乐。 “花材就像是花艺师的语言,春的活力、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理性,我们用不同的花材去讲述不同的心境,点缀不同的场合,也借着它们去参与不同的故事。”一年下来,几百种花材经过她的双手变作情感传递的使者,惊艳了太多人的生活。莉莉安说,做花艺师,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人认可并起到了实质的作用。恋爱的用它表达相思,失落的借它走出阴影,喜庆的有它锦上添花……一份花所带来的美好,可能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有种幸福的表达叫“爱花” 作为一个花艺师,花已经成了莉莉安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室的事情很多,但莉莉安每年还是会给自己放个假,不过即便是脱离了工作,寻花问草依旧是她不可或缺的习惯。 今年5月,莉莉安怀着朝圣的心态去英国看了切尔西花展。除了看到了全球顶尖的园艺设计和鲜切花作品,更让她感到震撼的是那种全民爱花的氛围。“在英国的很多地方,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庭院,行走在路上总会被那些从庭院中探出脑袋的花花草草‘撩’到。即便是没有大房子的家庭,也会想方设法在阳台上、家门前种上植物。从八九十岁的老先生老太太,到十几岁的年轻人,对花的接受度都和吃饭睡觉一样。” 在观看花展的空当,莉莉安去了附近的一个花市。在那里最常看到的景象就是两夫妻带着孩子们在花市上挑选鲜花。“通常是夫人和孩子们在前面挑选,先生们则大包小包地抱着花束跟在后面,一家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那种笑容让你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里面蕴含的幸福。或许在他们看来,那种生活的美好一定要通过一样东西来表达,而鲜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我成为花艺师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花案前,心无旁骛的莉莉安用各种花材讲述着每一个属于这束花主人的故事。在一次次剪枝修叶、搭色定型中,花材则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个故事润色得更为动人。每束花背后也有着这样两抹笑颜:一抹来自收到花束的她/她,一抹来自像莉莉安这样的花艺师,不管哪一抹,都很美。 记者 黎莉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