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在征集居民意见和建议。 |
本报讯(记者 滕华 通讯员 谢冰蕾 文/摄) 生活在一座城市中心的老小区居民,在尽享地铁、购物等便利之余,也难免因为规划落后、设施陈旧而产生居住“阵痛”。宁波作为住建部15个老旧住宅小区改造试点城市之一,今年确定先行试点改造项目8个,江北贝家边小区就是其中之一。 日前,江北团区委联合宁波大学组建的“团团一点通”志愿者帮帮团走进贝家边小区。这些身穿红马甲的“年轻派”打算为这个建成近30年的老小区改造注入一些“青春印记”。 “爷爷奶奶,您晚饭后喜欢出去散散步吗?家里孩子一般多久来看望一次?开车来还是坐地铁……”83岁的曹祖植和妻子戴惠娟从贝家边小区落成就搬了进来,至今已住了28年,目前老两口独居在这里,子女的家也不远,走路也就10来分钟路程。宁波大学商学院的老师带着7名“懂一点”帮帮团志愿者敲开了老人的家门,坐下好好聊了起来,并记录下他们的建议和需求。 贝家边小区建成于1990年,共有3幢楼11个楼道,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居民180户,是典型的开放式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曹祖植老人说,他们很希望能引入物业对社区进行管理,这样各方面会规范很多。但最渴望的,还是能有一个社区活动室。“小区太小了,只有3幢楼,楼上楼下邻居来来去去也换了好多,大家都很陌生,如果有个可以聚会坐坐的场所,对增进邻里感情还是蛮好的。” 停车难几乎是所有老小区的痛。在贝家边小区里,“齐一点”帮帮团志愿者绕着整个小区转了3圈,仔细观察现有的车位规划,询问小区车辆数量和可用于开发停车位的场地面积,及时进行拍照和记录,并在现场讨论起可行的设计方案。 徐向前是宁波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建筑设计师,他和大学生志愿者围在一起,讨论着方案。 小区现在只有十几个停车位,并且南北各有两个门进出,楼幢之间转弯都难,而根据社区反馈的信息,贝家边小区住户的停车需求量有40多辆。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这里的停车位改造的确很‘烧脑’,到时可能需要在可移动的搭建物方面做一些设计改变。” 周圆和张旖旎是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学生,他们一行9人组成了“美一点”帮帮团,主要负责对贝家边小区3幢住宅楼进行部分外观改造工程。“每个小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这里是居民们的家,我们还是要多听他们的意见。”志愿者一边绕着小区上上下下观察,一边不停地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运用专业墙绘技能,设计出多套方案,让小区居民自己投票来选。 江北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团团一点通”活动,有效发挥了青年志愿者的优势,运用他们的智慧和专业技能,为江北老小区的整治工作献智献力。活动中,帮帮团志愿者们倾听了居民的心声,掌握了老小区的实际情况,用自己的行动为改善老小区环境、解决居民的困难注入了一股青春鲜活的力量。下一阶段,帮帮团还将持续关注“民生小事”,进民户、访民情、解民忧,结合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的团员力量,发放民意调查问卷,征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