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厂全搬离、货梯改客梯…… 全部承诺都没兑现

“厂房改成电商园”为何没了下文?

先期入驻的公司表示很尴尬

厂房口搭建着的临时小屋,一张印着“117电商园招商管理办公室”字样的红纸贴在外墙。

    吴先生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去年10月份在鄞州区一处厂房找了办公场所,并签订租赁合同。“之所以选择厂房来当办公场所,是因为二房东说他会将厂房改造成电商园,可是一年快过去了,当初所有的承诺都没实现。”前两天,他给本报来电,反映自己与其他5家公司遭遇的尴尬。

    “我们这一层入驻的几家公司,签订合同大多在去年下半年。二房东当时说,厂房里的工厂去年年底会搬迁,公司进场装修后货梯改客梯,一年内整体环境会整改到位。”吴先生告诉记者,可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快一年过去了,连最基本的货梯改客梯都没实现。

    客户不满

    “厂房改造成电商园”承诺迟迟未兑现

    昨天,记者来到位于鄞州长寿东路117号的良波建材有限公司,这里就是吴先生所说的即将由厂房改建的电商园。因他有事在身,吴先生的妻子倪女士带着记者到里面走了一圈。

    大门朝里走,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小屋,一张印着“117电商园招商管理办公室”字样的红纸贴在外墙,下方注明了四个招商电话。

    这里一共有五栋楼,其中在建一栋。“在建的这栋楼原本是空地,二房东曾经承诺要建停车场的!”

    吴先生租赁的是其中一栋楼的三楼,底下两层是彩印厂和喷涂厂,气味很重。前门只有一部货梯,运行起来声响很大,后门可走楼梯,门边堆着垃圾,还停放着几辆电动自行车。记者走上三楼,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家装修公司,往里走是一条逼仄的长廊,另外几家公司依次分布。

    “最里面是一家红酒会馆,当初他们和另一家装修公司是最早入驻并且装修的,租赁面积也是最大。”倪女士说,每家公司租约长短不一,有的3年,有的5年,每半年付一次房租,在合同敲定后,都已完成装修,面积大的装修就花了100多万元。吴先生的公司租的地方面积小,每个月租金4000元左右,已付1万元定金。“说好一年内整改到位,厂房改造成电商园,如今迟迟未兑现。可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个承诺写进合同,如果我们要撤离,损失的除了租金、定金、装修费用外,还要付违约金。”

    因为经营模式的不同,在改造厂房未实现的前提下,对装修公司的影响最大。该公司负责人陈先生见到记者,倒了一肚子的苦水。“你看看这里的环境,上门的客户体验感太差了,在厂房里办公,没有大堂,还得乘货梯上来,他们怎么会相信我们的业务水平?”他坦言,当初就是因为相信这里很快会打造成电商园才入驻的,本想有个好的经营环境,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二房东回应

    改造电商园是一个意向,但从未做出承诺

    采访中记者拿到了几家公司与二房东签的房屋租赁合同,一样的模板,可不同的是,落款处的“甲方”不一致。吴先生手中的合同,甲方的签名处是“吴伟”,最下方注明的银行账户的户名却是“李如君”,而其他几家公司大多是直接跟李如君签的合同。

    “李如君是宁波长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也就是二房东,至于吴伟,是鄞州959电商园的老板,当初我入驻这里,就是跟他接触的。他说,959电商园就是厂房整体改造的模板!我们为何相信了他的口头承诺?那是因为他打造的959电商园真的挺好的,他说的话我们自然全都信啊!”吴先生说。

    根据吴先生提供的电话,记者拨打了吴伟的电话。电话当时未接通,之后再回过来的是一个国际长途。电话那头的吴伟称,自己正在加拿大出差,当得知记者为此事而来,吴伟的口气很不和善。“这个事情不用来跟我说的,他们直接到法院起诉去好了!”当记者再次追问时,他扔下一句“他们房租半年没交”后,直接挂断了电话。

    随即,记者联系了李如君。关于“厂房改造电商园”一说,他坦言:“这是一个美好的意愿,但我从未说过要在一年内改造到位。”至于工厂搬离、货梯改客梯等一连串的口头承诺,他说:“可能曾经提到一些,但并没有承诺。”

    李如君说:“大房东不允许我们做结构改造,本来物业入驻后,像货梯改客梯这些事情,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现在连物业何时入驻也不知道了。”

    相比几家公司的不满,言谈中李如君也觉得很委屈,“我们的租金相比外面已经很低了。我们确实有意向改造,但那也得慢慢来,要全部完成也是三五年后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商业行为,所谓的‘口头承诺’是无法作为证据的,最终还是要以合同为准,不是吗?”

    律师说法

    仅凭一纸合同难辨孰对孰错

    对于这起业主与房东之间的纠纷,浙江尚甬律师事务所陈翔律师提醒:“双方的真实意愿都应体现在合同的每一个条款中,业主所提到的那些口头承诺,最终没有写入合同,那么在旁人看来,确实真假难辨,即便涉及到多家公司。”

    如果吴先生他们所言是真,那么在没有更多的证据支持下,就算去法院打官司,仅凭一句“曾有口头承诺”,也难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无论是签署哪一种合同,双方约定的所有内容一定要写进去,一旦发生争议,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能靠合同。”陈律师说。

    记者 陈烨 文/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