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梁 活动组织者解释说考虑到大家酒店宾馆住多了,这次特意安排在民宿下榻,换换口味。我反正没有到过民宿、客栈之类,正好体验一把。 这家民宿并非如想象中那般藏于绿水青山深处,而是俏立在人来车往的集镇中心,然位置极好,一面沿着马路,出行交通便捷,一面临着大湖,满目湖光山色。民宿为四层楼房,体量不算大,其前身看起来应该是厂房或民居,经过一番改造之后变成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之地,房间几乎天天爆满,湖景房更是一房难求,想那主人在起这屋子时也料不到自己的家业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变身“生财机器”。 内外装修大体走的是明清风,青砖黑瓦马头墙,檐角缀着小巧的红灯笼,白底黑字的招牌淡雅却醒目。每个房间的大阳台显然是后加的,用粗壮的铁条牢牢固定在墙上,阳台上放置两把靠椅、一方茶几,均为黑藤编制而成。想象一下,拉开阳台移门,坐进藤椅,近观如镜湖面,远眺一环青山,茶几上放杯茶或一本书,甚或一把瓜子,慢慢地品味,该是多么闲适惬意的一副画面、一种享受,诱惑人不顾一切地掏出腰包非得住上一宿。 我对这家民宿好感顿生的第一刻是在一楼办理入住手续时。靠湖的一面全幅落地玻璃,厅内光线充足,粼粼波光毫无遮挡地映入眼帘。柜台、吧台以及餐厅、茶室的桌椅全部用考究的实木材质打造,彰显厚重的年代感,也显得十分简洁清爽,最让我心生激动的是一眼看到了数个造型别致的书架,一摞摞书摆放其间,书品还不低,大都为文学、艺术类,我比较讨厌的鸡汤类书籍只有寥寥几本。我的手首先伸向了已被翻旧泛黄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但旁边麦家的《暗算》让我权衡之下又放弃了前者,因为严的作品我已经读过几本,但麦的书却还未接触过,听说其风格独特、文字老到,那就在人生旅程的这一驿站,与它来次不期而遇的邂逅吧。 可惜我们没能订到湖景房,几个房间都朝北。电梯轻盈快捷,悄无声息地送我们至三楼,走廊光线幽暗,房间号是用投影灯打在门框上方的,圆叶状的暖亮色光块、纤巧袅娜的数字,也给人别具一格的观感。开门进去,房间分隔成两个区域,卧室倒不大,连着阳台,另一半相当于客厅,靠窗一边铺着榻榻米,茶几上放置全套茶具、一碟水果、几小包饼干零食,这明摆着是邀请人坐下来煮茶品茗,好好享受一番的。最激动人心的是,也有一排小书柜嵌在墙壁上,与一楼大厅相同格调的数十本书籍冲着新来的客人微笑致意,我迅速捕捉到了朱自清和张晓风的散文,恨不能分出几对眼睛,把这几本书都啃上一番。 晚饭由旅行社提前在一家特色餐厅预定了包厢,离民宿并不远,步行过去用不了五分钟。一帮朋友一年难得聚首,自是要畅聊畅饮,差不多吃喝了两个小时方尽兴而散,沿湖堤快步十多分钟出身微汗,消化积食酒气。附近其实没有太多适合晚间休闲游乐的地方,不如回到民宿,从大厅出去便是防腐木铺就的亲水平台,几处休闲桌椅可供宾客坐下休憩。凉风吹散了暑热,天空和湖面一样的黝黑,黑黢黢的远山静默,散漫的灯光和星光慵懒闪烁,明明暗暗,甚至还有人发现了萤火虫的踪影,掠起一波欣喜。在这样的夜晚,可以高谈阔论,可以细声柔语,也可以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就这样静静地坐一会,任整个身心自由流淌,天地是我的,我是天地的,我是我的。 我在湖边并没有待很久,偌大的厅内也有两三桌客人在聊天、喝茶、嗑瓜子,我找了个角落坐下,打开电脑,续写一篇还未完成的文章。在木桌木椅的坐着,远比坐房间里榻榻米上来得舒服,如果说这家民宿有什么明显的缺点,那房间里不设写字台应算一项,但这干净整洁舒适的大厅兼早餐厅显然又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我眼中的缺憾。英俊的前台小哥送来一杯红茶,色醇香清,给这一段时光又调制进了芬芳舒悦的味道。 我们第二天用过早餐就离开了民宿,早餐不像星级酒店那样丰盛,但中西搭配,该有的几样都不少,味道也新鲜纯正,十分落胃,而且天光大亮,那湖、那山似也刚从一夜沉睡中醒过来,神采奕奕,笑意盈盈。 就着这赏心悦目的美景,咀嚼精致可口的美味,真想在这民宿多呆一会,多住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