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绍灵江南意象水彩画系列作品 |
 |
林绍灵江南意象水彩画系列作品 |
昨日,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宁波市海曙区委宣传部、宁波市海曙区文联共同承办的“在桥那边——林绍灵江南意象水彩画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中央大厅举行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林绍灵的80余幅以江南为主题的水彩画作品,小桥、渡口、凉亭、深巷、老墙、石板路……这些水乡元素,营造了意趣盎然的江南意境,展示了独具风韵的诗意江南。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1日。 “江南”成为画作的人文内核 林绍灵是我市著名的水彩画家,也是浙东地区水彩艺术的代表人物,数十年来专注于水彩画的创作与探索,频频有作品获得全国水彩画展览的最高奖项,并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展,获得了普遍认可和赞誉。 纵观其创作时间轴,林绍灵先生经历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风格实验,从早期的具象写实,到近年的意象抒怀,展示出一条独特的发展线索。从本次展览所选作品看,这种自觉的探索意识,同时被演绎出一种现代精神,跨越中西文化,呈现出多元开放的视觉趣味。 有历史意识的探索实验背后,隐藏着同一种人文内核,那就是“江南”,植根于个体经验的深处。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林绍灵将小桥、渡口、凉亭、深巷、老墙等这些水乡元素多次进行组合,在画作中营造了意趣盎然的江南意境,其中流溢而出的深深情感,使他的画作有别于一般的风景画作品。 “在桥那边”意味着一种跨越 “在桥那边”,实质上是一种态度,它传达了作者在创作中流露的情感和体悟。著名美术史论家潘耀昌先生评价此次展览时说:“‘桥’是画家的重要题材,也是本次画展的主题。画中依稀可见的古老石桥,是对彼岸世界的连接。它意味着一种跨越,通往魂牵梦绕的幼时记忆里那充满诗意的梦境,那是过去的,但也是未来的,是对美好的理想世界的憧憬。” 林绍灵在谈及创作缘起时表示,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是他挥之不去的记忆心迹,“在桥那边,有我的性情所在,也是借此抒怀的形迹所在。”他认为,在当今触手可及的甚至泛滥的图像前面,艺术家应该演绎个人“我”的图像,那就是用心去组织画面,用意趣去表现情节。只有如此,源自中国文化的血脉才能自然而然地融化在画面中。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原院长、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院长、著名版画家徐仲偶认可林绍灵以生命历程构建艺术立场的自觉。他认为,林绍灵的画作找到了水彩与水乡的共通之处,也找到了自我的艺术语言,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风格。 本次展出的80余幅江南意象水彩画作品,还有创作小稿与完成稿提供对照,生动地呈现了作品的构思与表达过程。在江南主题的系列叙事及其意蕴无穷的变奏中,作者深情阐释了自己的心灵文本,既有对江南样貌已逝的感叹,也有对江南命运的沉吟,同时也将生命经验一一诗化于画笔之下。 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唐慧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