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抱着棉被去灭火,烧大了!

起火的民房。
消防员拎出着火的液化气瓶。

    前天下午约5点,北仑小港街道新政村的一幢三层民房突然起火。由于女租户的一个错误举动,导致明火越来越大,险些烧毁整层楼房。昨天上午,消防部门通报了这起火情,希望引起广大市民注意。

    液化气瓶着火,她抱来干棉被直接盖上去

    起火点位于该幢楼房的三楼,高新区消防中队最先赶到现场,远远地看到三楼传来熊熊火光,火舌正四处肆虐,浓烟充满整幢楼房的各个角落。据悉,三楼出租给了三名外地务工人员居住,在起火后已经自行疏散到了安全地带,火场内无人被困。

    根据现场情况,一组消防员立即出水灭火,先在外围对三楼起火点进行降温、冷却。窗玻璃爆裂,碎落了一地,室内的明火慢慢被控制住。这时,另一组消防员开始内攻,一边在室内灭火,一边从厨房里拎出了一个正在燃烧的液化气瓶,扔到了门前的水塘里。

    20多分钟后,大火被完全扑灭,经过通风、排烟,室内的浓烟也慢慢散去。问到事发经过,一名女租户告诉消防员,当时她正在家里准备晚饭,锅里煮着菜,她临时到隔壁去洗菜,回来就发现液化气瓶着火了,眼看着要烧着液化气灶,她吓了一大跳。

    情急之下,这名女租户从卧室里抱来一床棉被盖了上去。没想到棉被很快也烧起来了,火越烧越大,液化气灶及周边可燃物都烧起来了。惊慌不已的她一时不知所措,后来才想起来打119报警。

    好在扑救及时,大火未完全蔓延,也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现场消防指挥员还是对该女租户的错误举动进行了纠正和批评,“你拿干棉被去盖起火的液化气瓶,这不是给火加柴吗?至少你也要把棉被用水浸湿了,再去捂住啊,这样又能降温,还能灭火。”

    着火的液化气瓶不能横放,有爆炸危险

    这名消防指挥员告诉在场围观的村民说,液化气瓶起火初期不用太惊慌,“要么是管口松了,液化气泄漏了;要么就是阀门或瓶体破损了。”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把阀门关掉,断掉气源,或者用肥皂水之类找出漏点,用湿肥皂堵住。当然,用大一点的湿毛巾、湿棉被也是可行的,可以阻断燃烧,避免爆炸。

    “初期灭火时的两个典型错误,一个是用干的可燃物去盖,助长火势,弄巧成拙;另一个就是拎着液化气瓶出去,随意丢在地上。”宁波消防支队防火处一名防火参谋告诉记者,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把着火的液化气瓶横放在地上,极有可能发生爆炸。

    这名防火参谋介绍,如果液化气瓶竖立着燃烧,无非是泄漏的液化气有个“发泄的通道”,只要周边环境通风,没有电源等其他条件,一般不会发生爆炸。但横放在地上就不一样了,因为液化气会经瓶口流出,迅速膨胀250-300倍,燃烧时产生高温,导致爆炸伤人。

    据记者查询,本报在2014年1月28日曾报道:鄞州邱隘镇新市村一名大妈,拎着起火的液化气瓶狂奔20多米横着扔到屋外,结果火越烧越大,险些发生爆炸。幸亏消防员及时赶到,对液化气瓶紧急冷却降温后扔到河里,才解除了爆炸的危险。

    另据记者向兴光燃气公司一名技术人员了解,大家俗称的液化气瓶爆炸,其实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物理爆炸,也就是罐体破裂发生的爆炸;另一种是化学爆炸,是液化气泄漏后达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或电热时产生的,冲击力较大,极容易伤人和毁坏房屋。

    兴光燃气公司工作人员说,如果是初期着火,可以用湿毛巾裹着手去关阀门,也可以用湿棉被等盖上,把液化气瓶拎到户外去竖放。如果阀门实在关不掉、自行无法堵漏,或者起火已有一段时间,罐体较热,那么应保持通风并迅速转移,同时拨打119报警。记者 马涛 通讯员 王江涛 文/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