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攒了10多年的收入为小区加装电梯

居民不用承担加装费 每户每月只需支付10元运行费

尚书小区加装的电梯。记者 刘波 摄

    “电梯直达2楼楼顶平台,再也不用绕盘旋楼梯了,大大方便了我们老年人。”93岁的马武年一提到新电梯,就高兴得合不拢嘴。海曙区鼓楼街道中山社区尚书小区新加装的电梯运行后,受到居民的好评。

    昨天,记者从宁波市住建委获悉,尚书小区的这部电梯惠及全小区230户居民,加装费用除政府补贴外,其余来自小区的公共收益,居民不出1分钱。如今,每户居民每月只需支付10元电梯运行费即可使用电梯。

    电梯惠及全小区230户居民

    尚书小区建于2000年,是一个原拆原建的拆迁安置小区。整个小区有居民230户、5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4成。

    2005年年初,物业退管后,7名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小区住户自发组成业委会。于是,尚书小区成了全市最早一批试水居民自治模式的小区。

    尚书小区的房屋结构,有别于其他老小区。“尚书小区一、二层是商业用房,层高相当于三层楼左右的住房。230户居民回趟家,得先爬三层楼高的户外楼梯,才能到大平台。”海曙区鼓楼街道中山社区党委书记徐亚波说。

    记者发现,小区前后均设有户外盘旋斜梯,这是居民上下楼的必经之路。盘旋斜梯共分四段,考虑到雨天和冰冻天的防滑要求,每段中间都设有防滑段。“老年人走得慢,下楼还好,上楼有坡度就很累,走一次得花将近10分钟。”85岁的张友勇说道。

    去年,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实施意见(试行)》,让居民燃起了电梯加装的希望。这部电梯去年12月开始筹备,今年5月开工,目前已正式运行,前后仅花了10个月。“其他小区一部电梯12户居民共用,我们小区一部电梯200多户居民共用。因此,我们选择了电梯公司所能提供的最大规格、载重1000公斤的电梯。”徐亚波说。

    每户每月付10元即可使用电梯

    这部电梯位于鼓楼街道中山社区尚书小区南侧。昨天,居民给记者演示了电梯乘坐过程。电梯内仅有1层、2层两个按钮,用一个1元硬币大小的电梯卡刷卡后,按动2层按钮,电梯很快越过1层、2层商用楼层,直达住宅平台。

    加装这部电梯共花了35万元,根据我市电梯加装补助办法,可享政府补贴20万元,本应由居民出资的15万元,全由业委会承担。为维持电梯的日常运行,业委会经过测算,每户居民每个月出资10元,也就是一年花120元,就可使用电梯。

    电梯加装,除去政府补贴外,业委会承担了15万元加装费用。那么,业委会的这笔费用从哪里来的?

    徐亚波告诉记者,鼓楼地段停车位十分紧张。在居民自治之初,便有不少居民主动提出白天将小区泊车位全部对外开放,由小区下岗人员负责收取停车费。“即使居民要停车,也要按照对外的价格收费。”

    依靠停车场的微薄收入,业委会苦心经营,攒了10多年,平时小区道路、墙面修修补补花的也是这笔经费。

    据了解,电梯两年维保期过后,今后的保养费用也由居民共同承担。记者 周科娜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