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仑城区道路上有群管闲事的年轻人

    “请把电瓶车有序停放!”“同志,斑马线上等一等,前面是红灯呢!”……每逢周末,北仑中心商圈、繁华路段总能看到这样一群“多管闲事”的人,车子乱停要管,行人乱穿马路要管,就连车辆刮擦都要上前插一手。

    他们是一支志愿者队伍,名为北仑交通管理志愿服务队。身着荧光绿马甲的成员很年轻,几乎都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和姑娘。

    从无端受到陌生人的指责和质疑,到现在大伙儿的谅解和配合,今年32岁的“元老级成员”杨新春感触颇深。“虽然队伍成立只有两年,但我们持续不间断地服务在马路上,就像是风雨无阻的约定,大家看在眼里,时间一长,很多人都愿意支持。”

    哪里有拥堵,哪里就有他们

    杨新春来自河南商丘,六七年前来到北仑工作,并在这里安了家。平日里,他就是一个热心肠,身边人若有什么困难,能帮则帮。不过最看不得是马路上的拥堵,好好的车道,因为车辆互不相让导致瘫痪,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不少人也有着与他一样的心思,通过网络,他们最终走到一起,组建了一个交通管理粉丝群。2016年5月份,北仑交通管理志愿服务队在区交警队和区网联会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最初队伍中的十几个人,几乎来自于这个粉丝群。

    依照实际情况而定,除了投入盛大赛事或大型活动外,一般是把服务时间设定在每周四到周日晚上6点到8点,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区商圈以及繁华路段,如银泰城、泰山路等。“哪里有拥堵,哪里就有我们。比如每周六区政府附近有音乐喷泉开放,人车相对较多,我们就会派一组六到八个人到那里维持交通秩序,主要是协管电瓶车停放,行人过斑马线,以及查看周边有无交通事故。”

    两年时间,队伍壮大了几十倍

    杨新春告诉记者,不过两年时间,这支队伍已经壮大到了几十倍,拥有400多位成员,大伙儿来自各行各业,工作之余也都尽量抽时间积极参与。每周几天的服务项目都会提前一周发布,包括服务时间、地点、招募人数等,一般两天不到就认领结束。“每次服务最多需要二三十人,有人临时有事,就有人替补进来。”

    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队伍成立之初参与的在春晓举办的甬马赛事。他们主要负责一个停车场的进出秩序,当天凌晨4点多,所有人包车赶到现场,天阴雨大,冷飕飕的风直往衣服里灌,其间实在太忙,大伙儿也只是吃几口面包填肚子,直到下午一两点得以休息。“我们没人抱怨过,回来的路上心情都很好,感觉能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特别充实!”

    队伍中最年轻的20岁,最年长的也不过40来岁,不少参与进来的是如杨新春一般的新北仑人。

    在这里,大家是志愿服务上的好伙伴,也是生活、工作之余解闷解乏的知心朋友。“加入这个组织,正能量太多了,让我们抱团取暖的同时也很有归属感。身边同事、朋友也纷纷加入进来,力量越来越大,能做的事也会越来越多。”记者 陈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