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和9年的痛苦说再见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太感谢易进主任和他的团队了!”回忆起这些年的经历,患者马彬(化名)很是感慨。作为一名患有严重环型混合痔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他保守治疗了9年,饱受痔疮疼痛、出血折磨,别人不敢做的手术终于在上海龙华医院宁波分院(镇海区中医医院)画上了句号。 众所周知,血小板是血液的一种重要成分,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减少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加大出血的风险,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面对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医生们总会有许多顾虑。如果要进行手术,更要承担很大风险。 马彬患有先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平时反复大便时喷射状出血,同时伴有肛内异物脱出,疼痛已有9年。 他曾多方求医,多家医院医生均顾虑手术风险太大,不愿为其手术,建议其保守治疗。由于长期无法控制症状,马彬痛苦不堪。 10天前,马彬因大便干燥,排便时再次出现肛门肿物脱出、坏死,无法回纳肛门内,疼痛难忍、出血明显,慕名来到该院肛肠科就诊。 接诊的袁玉明医生细致检查之后,发现患者病重,而血小板减少却是手术禁忌。“上海龙华医院拥有几十年治疗肛门良性疾病的经验,如果措施得当,手术可以一试。”肛肠科主任易进同意将马彬收治入院。 抽血检验结果显示,马彬血液中的血小板值比正常人低很多,随时可能会导致患者脑出血、内脏出血,手术中出血不止,危及生命,这对手术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手术前,我们给患者输血小板,使他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值上升。”易进主任介绍,考虑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极大风险,决定摒弃传统的腰麻方式,采用静脉全麻+局部麻醉的方式。 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一场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彻底解除患者疾患的手术开始了:肛肠科易进主任和邵小彬、袁玉明医生共同为马彬进行了手术。暴露——剥离痔静脉血管团——缝合血管止血——闭合创面,手术过程很顺利。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通讯员 孙妃 记者 陆麒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