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下单,预约裁缝师傅上门量体,几天后,一款在工厂流水线上专为你定制的衣服,就能快递到家……第22届宁波国际服装节上,雅戈尔、罗蒙、旦可韵等众多参展企业纷纷秀出个性定制方案,吸引不再满足于标准服装尺码的消费者。从昨天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男装高峰论坛上传递的信息也显示,C2M(顾客对工厂)模式的个性定制,正在成为服装行业新风向标。 宁波服装企业频推个性定制服务 对于宁波服装企业来说,个性定制不是新鲜事。 旦可韵从事羊绒衫私人定制已有20多年。今年10月,旦可韵推出“互联网+服装定制”模式服务。只要顾客线上下单,量体师会带着IPAD上门量体,最快1天时间,顾客就能拿到量身定制的羊绒衫。旦可韵品牌运营总监陆旦丹介绍,传统羊绒衫的定制步骤相对复杂,以往定制羊绒衫时,即使存在1厘米的差别,师傅也需重新打版。如今,旦可韵实现了柔性生产线与大数据的融合,产能与以往相比提高了50%以上。 从本月开始,雅戈尔的线上定制品牌CEO悄然开始内测,计划在“双11”期间全面上线。顾客线上下单预约,就有裁缝师傅上门量体,只要花三四百元的价格,几天后就能收到一件独一无二的个性定制衬衫。据了解,目前雅戈尔正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在3D量体方面进行研发。 互联网+个性定制把工厂和顾客联系到一起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私人定制服装市场规模在102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2000亿元。昨天举行的第四届中国男装高峰论坛上,个性定制成为论坛嘉宾的演讲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话题。 “C2M模式让服装企业再也不用去猜测消费者需要什么,完全可以根据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组织生产,这不但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还降低了企业的库存压力。”广州众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虞黎达认为,利润日益降低、成本高企不下以及库存难以解决等,都是传统服装企业的痛点问题。通过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将用户和工厂打通,可以重构服装供应链,实现传统服装制造业的转型。 罗蒙在职业装定制方面已经深耕多年,每年定制的衬衫有500万件,西服200万套。罗蒙企划经理汪新振认为,如今网络个性定制流行,但相关配套软件还有待提升。比如现在各种3D量体软件比较多,但真正要做一件合体的衣服,还是需要有经验的裁缝亲自测量才能做到真正合身。目前,罗蒙的定制服装订单,都是派有10年以上经验的裁缝师傅上门量体。 “洋裁缝”看好国内定制市场 男装的高级定制源于英国,位于伦敦的英国高定联盟是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组织之一。昨日,英国高定联盟(中国)中心成立,并落户在了鄞州区。 “中国的定制行业正面临巨大的挑战,老一辈的红帮裁缝年事已高,年轻人鲜有加入,服装定制行业迫切需要新鲜血液。”英国高定联盟主席菲利普·琼斯表示,英国高定联盟(中国)中心在宁波落户后,将首次引入“定制行业认证体系”,充分运用英国高定联盟资源,为宁波乃至全国的纺织服装企业提供行业培训及相关服务。首席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郁俏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