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艺术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古典情怀融入现代生活

周亚军花鸟班师生成果展亮相汇港美术馆

展出的花鸟画作品。

    走进正在宁波汇港美术馆举办的“花鸟恋”周亚军花鸟班师生成果展现场,鸟语花香的感觉扑面而来。此次共展出周亚军和7名学生的53幅画作,有长卷、小品和扇面,画面清雅而灵动,让观者感受到别样的古意和优雅。

    艺术生态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

    周亚军是鄞州区的一位美术老师,毕业于浙江师范美术学院,师从方严先生,尤精花鸟画,作品曾入选第七届浙江省花鸟画展、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美展,曾获“生态浙江”全省优秀书画作品金奖,作品《寒露》被辽河美术馆收藏。

    周亚军应邀在筠艺研习所开办了一个花鸟绘画班,招募绘画零基础学员,每周授课一次,要求学员喜欢传统文化。绘画班开出来之后颇受欢迎,连续开了三个班。周亚军告诉记者:“学习中国画,理法比技法更重要。所以我会先从历史的脉络讲起,宋代的花鸟画无疑是最有古意、最经典的花鸟画,也是今人学习的最好范本。让学生领会到古人的文化精髓后,他们就会领悟花鸟画特有的审美。”

    从临摹到创作,学生们的进步也是非常喜人的。“学生中大多是成功人士,聪明、领悟力强,更重要的是勤奋,在我们的学习微信群里,经常有人半夜里发作品上来请教。”周亚军说。

    鄞州区文联主席邵斌观看展览后说,通过“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的培育,民间文化和政府的对接与互补,以及各种资源的支撑,鄞州民间文艺力量近年来逐步壮大,艺术团队发展繁荣,已经形成新的文艺鄞军二级梯队。希望这些新生的文艺力量以后能够加入到鄞州美协的组织,打造出地方文化的新高度。

    在花鸟画中找到情感的寄托

    周亚军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年轻的20多岁,年长的50多岁,但在绘画的世界里,他们都是求知欲旺盛的“孩童”。

    施俊妙是一名银行高管,也是花鸟班第一期的学员。“我第一次把作品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去后,就收到了无数的点赞,这对我的激励太大了,我忽然觉得生活打开了另一扇美丽的窗口。”施俊妙开心地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花鸟画后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从此她尽量推掉应酬,把有限的空闲时间交给了花鸟画。

    “自从学了画,发现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了,经常能感受到寻常的一草一木的自然之美。” 施俊妙说,绘画带给她的不仅是技艺,更提高了个人的审美和艺术感受,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她在花鸟画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使内心的古典情怀在现代生活中有了出口。她的痴迷带动身边的几个同事和朋友加入了花鸟班。“我会坚持画下去,我现在的梦想是以后退休了,能够办一次自己的个展。”施俊妙说。

    企业家任小燕自从学习中国花鸟画后,废寝忘食,经常画到夜里12点以后,堪称又一次创业的转型升级,她的画作更是受到现场观者的无数赞许。“二娃”妈妈褚栋萍则在绘画中找到了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

    宁波市文联原党组书记邹大鸣在观看画展后也连连点头:“宁波历史上产生过潘天寿、陈之佛这样的中国画大师,宁波完全有可能产生中国画的一代新人。宁波汇港美术馆向学员作品开放,让普通大众走进美术殿堂,使宁波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深厚,也让市民的艺术生活越来越丰富。”记者 陈晓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