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著名作家金庸驾鹤西去,享年94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终成绝唱。 宁波与金庸,也是颇有缘分,他曾见证了象山影视城开城,并获聘担任“象山神雕侠侣影视城城主”。因为拍摄《神雕侠侣》才有了如今的象山影视城,已经有多部金庸作品在这里被拍成影视作品。 而此前的1994年4月,金庸夫妇曾来宁波考察,参观了天一阁藏书楼、余姚河姆渡遗址,并考察了北仑港区等地。 天一阁藏有金庸家谱 “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昨天,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逝世,宁波读者在追忆金庸先生时,可能还不知道,金庸先生曾来宁波参观过天一阁。现在,天一阁还收藏有金庸先生的家谱。 金庸先生生于浙江海宁,原名查良镛,1948年移居香港。天一阁博物馆典藏研究部主任饶国庆说,据天一阁大事记记载,金庸先生于1994年4月9日到访过天一阁,并留下“天一阁名甲海内,为全祖望、黄黎洲诸名儒旧游之所,小子心仪数十年矣。今得登临,想象先辈风范,瞻仰四明文教,诚慰平生之愿”题词。 饶国庆是1997年到天一阁工作的,他虽未能亲身接待金庸先生,但有幸于2013年接收了金庸先生的家谱进入天一阁。2013年7月4日,海宁市政协文史委吴德健慕名到天一阁参观饶宗颐艺术展,带来了一部他主编修订的金庸家谱。吴德健带来的这套家谱共6卷,金庸先生曾亲自审核过家谱的打印稿,还在家谱序页上亲笔写下了查氏族谱排行:秉志允大,继嗣克昌,奕世有人,济美忠良,传家孝友,华国文章。因为饶宗颐先生和金庸是好朋友,家谱修成后,饶宗颐先生欣然为家谱题名。作为族中声望显赫的名人,家谱中特意为金庸写了一段生平传记。吴德健曾说,一般修家谱有个惯例,名人在世时不写传,金庸算是特例。 今天,人们能够在天一阁查阅金庸先生的家谱。 记者 陈爱红 两次来到象山影视城 现存在关于金庸的武侠剧中,就数张纪中拍得最多,从2001年的《笑傲江湖》开始,张纪中已经拍了9部金庸的武侠剧。昨晚,金庸逝世的消息一发布,张纪中第一时间在微博上缅怀挚友:“先生永远不会走远,武侠永存人间!痛不能当!”今年3月,张纪中曾在祝贺金庸94周岁大寿的微信长文里,回忆他与金庸交往的趣事。比如拍摄电视剧《神雕侠侣》期间,两人同行杭州,坐在西湖的游船上,张纪中问金庸“什么是浪漫的定义”?金庸的回答相当哲学:“不大常见的,就是浪漫……比如说两个人可以坐在家里看月亮,也可以站在水里看,那肯定站在水里就比家里看浪漫一点……” 在金庸的笔下,西湖是他的“御用”地盘:《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与乾隆西湖赏月,红花会群雄与御前侍卫夜斗西湖;《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与张翠山相遇在西湖边;《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曾被困于西湖底后学会吸星大法;甚至《鹿鼎记》第一章就提到西湖……金庸和杭州的渊源颇深,他曾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担任院长长达8年之久。直到今天,浙大师生依然亲切地称金庸为“大师兄”。金庸先生的个人图传《乡踪侠影——金庸的30个人生片段》主编张浚生在书中提到,书籍酝酿期间,金庸太太林乐怡就曾透露金庸本人的心思:他一生最喜爱的城市的确是杭州,确实有过在杭州终老的念头。为此金庸很早就在九溪玫瑰园买过一套别墅,但因长久生活在香港、医疗服务较为方便等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金庸与宁波的缘分起始于象山影视城。2005年,象山影视城开城,40万平方米的神雕侠侣城,把小说里快意江湖的片段呈现在观众眼前。城里开拍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根据金庸原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神雕侠侣》。金庸对这部作品非常重视,他曾于2005年和2006年两次来到宁波象山影视城,出席剧组的开机仪式、探班。2006年4月,作为嘉宾,金庸还出席了象山影视城的开城活动。当天,象山当地政府向金庸先生授赠金钥匙,聘请他担任“象山神雕侠侣影视城城主”。象山影视城神雕侠侣城门口的“神雕”两字就是金庸亲笔题写的。 金庸第二次来《神雕侠侣》剧组探班时,张纪中表态说不希望把原著小说拍走样,他听后连连认同:“这可以,我同意。”记者 庞锦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