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度“立新杯”宁波市高低压电器装配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
 |
2018年度“耀华杯”宁波市电工(高压电)职业技能大赛现场。 |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全貌 |
近日,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校区的智能电子实训基地,一场以来自宁波市电气企业员工为对象的电工(高压电)职业技能大赛正在紧张进行。在一排排磨床电气故障排除实训台前,身穿工作服的选手们神情专注地操作着,从电路分析、故障排查到机床电气故障原因阐述,赛场秩序井然有序,仿佛让人感觉置身于生产车间或工程现场…… A 高职院校搭舞台,企业职工争能手 据悉,本次大赛由宁波市人社局主办,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协会共同承办,有30多支队伍82名选手参赛。经过首轮理论考核淘汰赛后,有53名选手进入决赛。最后产生应知应会双合格者24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其中双合格者核发电工高级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10%晋升技师,第1名将推荐为市级首席工人。 来自宁波市最大电气设备公司——宁波天安集团的刘红军在此次大赛中一举夺魁,从一名普通的电气从业人员成为勇夺冠军的电气技师,同时还获得唯一的推荐成为市级首席工人的机会。 据了解,这是浙江工商职院今年第二次联合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协会承办市级职工电气技能比赛。第一次是今年6月举办的市高低压电器装配工职业技能大赛,共有市轨道交通、上汽大众汽车公司、东泽自控等28家单位近60名选手参加决赛,评选产生“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技能之星”8名。 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在两次技能大赛中,浙江工商职院不仅提供了比赛场地和实训设施设备,还组织了为期1个月的赛前培训,竞赛题目由学校技能鉴定站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应等级要求命题,学校电工考评员为主组成的评判委员会根据《宁波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参与现场评分和阅卷,可以说学校在市级职工专业技能比赛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B 对接城市建设需求,发挥社会服务职能 为什么高职院校要深度参与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和比赛?浙江工商职院校长姚奇富表示,这是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高职教育实现办学宗旨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需要。 “宁波创建名城名都需要构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我们高职院校大有可为。”姚奇富说。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作为宁波市电工电气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浙江工商职院充分发挥校内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师资和实验实训设施等优质资源,在宁波高新区、鄞州区、慈溪市等制造业发达的区县(市)开展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培训。 学校还编印了《企业技能人才调查问卷》《职业能力鉴定工作手册》等,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对技术技能培训的建议,采用“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等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形式,主动将工业机器人、PLC、电工等社会培训工作拓展到车间、企业、社区等。 该校智能电子学院、汽车服务学院副院长李方园介绍,一年来,学院累计完成培训500人次,为宁波群创光电、宁波均胜普瑞自动化、宁波耀华电气、宁波晨江电力、宁波中大电机等名企提供一站式培训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电气从业人员的欢迎。 C 培育现代工匠,助推行业发展 在众多参赛选手中,宁波东泽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员工吕林锋的身份有点特殊,因为他同时也是浙江工商职院2012级毕业生,此次他和另外4名校友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电工电气行业培训并荣获三等奖,在6月份举行的高低压电器装配技能比赛中他也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能再次回到母校学习,吕林锋感慨良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变时代,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抛下,学校为已经毕业的学生提供再次培训和比赛的机会,体现了高职教育融入终身教育的创新办学理念,非常难得。”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输配电开关设备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大赛冠名单位——宁波耀华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选派了4名选手参与比赛。公司董事长刘坚钢称,公司在创业过程中深感“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性,参与此次职工技能培训和比赛,不仅锻炼了高技能人才队伍,更让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姚奇富说,从2002年开始,学校先后通过“引协会(学会)入校”、与行业协会(学会)建立战略联盟等形式,搭建专业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使行业产业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融合。这种“点对线”合作的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职能,还为行业发展、产教融合搭建有效平台。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姚敏明 学校名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成立的4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前身为创建于1914年的“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学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宁波市文明校园。 学校总占地面积964亩,其中本部占地401亩、宁海校区150亩、慈溪校区413亩,现设有经管学院、智能电子学院、汽车服务学院、现代模具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数字传媒学院、明智学院、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高职教育与区域研究中心、智能家电中心、模具工程中心和大数据研究所等4个独立科研机构。共有28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9800余人,教职员工629人,专任教师41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2.24%,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7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98人。 学校历来坚持走“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坚持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是一所工商并重、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