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众在参观展览。 记者 徐能 摄 |
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又回到本初状态。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涅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也是书画家、老报人贺圣思的艺术追求。昨日,九九归一——贺圣思书画作品展在李元摄影艺术馆开幕,展出了81岁贺圣思的书画近作81幅。其中绘画以国画写意小品为主,画幅上有他自撰的诗文,除了传统的梅兰竹菊,更多的是充满文人雅致和生活趣味的常见事物;书法则行、草、楷、隶各种字体俱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篆刻作品也是写意风格,金石气息浓郁。 对《宁波日报》和《宁波晚报》的老读者来说,贺圣思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因为贺圣思曾长期担任宁波日报和宁波晚报的副刊编辑。因为年长,更因为学识渊博、为人亲和,同事和读者们都亲切地尊称他“贺伯伯”。昨天的开幕式不仅吸引了宁波书画界同仁和众多的艺术爱好者,还有来自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众多老领导和同事。 贺圣思,1938年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浙江省中国画画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政协书画院画师、浙江省四明画院画师。他的国画《荷塘四条屏》获第五届浙江省花鸟画展铜奖,《寂园四品》获第六届浙江省花鸟画展优秀作品奖;行书《翼翼飞鸾》入编2009年浙江省书法名家作品集,篆刻印屏入编《全国细朱文印优秀作品集》,草书长卷《芦江赋》入选浙江省“五水共治书法作品展”并由浙江美术馆收藏。 正如吴昌硕年近五十才开始学画,贺圣思是退休之后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书画创作中的。可是深藏不露的贺伯伯就像一位武林高手,此时的他出手就是顶级的段位,甚至让书画界人士都钦佩不已。 “文人画”——这是昨天画展上人们评价贺圣思画作时说到最多的词语之一。什么是文人画?贺圣思的体悟是,善于驾驭文化综合修养,从中寄托人文情怀,蕴含高雅情趣的画,可以叫做文人画。“评判文人画,主要看它有没有形而上的意趣,而非形而下的造型之美丑,造型美仅仅是外在的美,意趣美则是内在的美。” 贺圣思的画就是追求那种形而上的意趣。一个简陋的竹篮,边上三两个豆荚,旁边一支缘着竹竿攀援的豆子,充满了陶渊明式的田园意趣,观众能够感受到在菜园或阳台的一角享受收获的喜悦。 更难得的是,再怎么平常的物件,在贺圣思笔下都能画出那种独特的生活韵味。女儿红的老酒坛子、搓衣板,甚至吃饭凭票年代大食堂的饭勺和蒸具都被他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岁月的印记。 “贺老师的作品,乍一看技法似乎有些粗糙,其实他是不拘泥于法,这种气格是常人难及的。中国书画讲求气韵,贺老师的气格来自他深厚的学养和大气的为人,也是值得我们晚辈学习的。”宁波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夏军寅告诉记者。 81岁,展出81幅书画作品,展览名称叫“九九归一”,这不是偶然,贺老师带着始终温和的微笑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今年八十一岁,宁波有句老话,‘九九八十一,八十捋掉,从一开始’。这算得上是个哲学命题——生命奢望返老还童,艺术企盼焕发青春,书画也好,篆刻也罢,这一根植于本土文化的古老艺术,理想的彼岸便是归于一心,从心出发。”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