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记者节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温暖城市

今年9月1日本报对吴仙梅的报道
记者在上海采访卓志元的弟弟
今年6月29日本报的报道

    这座城,是温暖的。你的温暖给了城,我们的温暖给予你。

    温暖到底有多暖?它是遇病遇灾、重燃希望时的一把火;是勇敢前行、逆境而上时的一股力。真诚与良知同在,友善与关怀同伴,正义与责任同行。我们见证这些存在,为其鼓与呼,为其泪而笑,成为定格感动的一幅画。

    温暖到底有多暖?一个寻亲启事,全城奔走;一个承诺兑现,感动全国。我们记录这些瞬间,提炼精神、孵化感恩、孕育梦想,成为直抵内心的一束光。

    那个差点截肢的女孩上了大学

    2011年3月,当时我是宁波晚报热线部的记者。在经历了捐肝救女童、千里造爱心桥、捏面人挣钱自救等爱心事件后,我的“记者格式”,早已被这座城市打上了深深的爱心烙印,每天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人,成了自己最原始、最朴素的工作动力。

    当年的3月下旬,我接到了江西籍青年陶晓华的求助,要帮的是一名双脚患病的贵州女孩——吴仙梅。当时的仙梅12岁,在北仑小港念书,两人非亲非故,陶晓华却因一句承诺,为她奔走医治。求助时,女孩的腿已到了关键时刻:若手术,有可能痊愈;若拖延,就得截肢。陶晓华感到,一人之力已远远不够,只有媒体介入,才能寻得希望。

    最初,我是被青年陶晓华打动,他为了一个陌生人拼尽全力。接着,我又被女孩吴仙梅打动,她与命运相搏时拼尽全力。最后,我是被那么多的宁波人打动,为了守护一个孩子的命运拼尽全力。

    2011年3月22日下午,我第一次见到小仙梅,她在学校教室里安静地写着作业,多舛的命运并没有磨灭她眼中的光。保住双脚,是这个孩子命运转折的关键。询问多家医院,却被告知“没希望了”,当时很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内心的无力和恐慌。终于,迎来了“多次手术可恢复部分功能”的转机。仙梅的第一次手术,在宁波好心人的帮助下顺利实施了。所有人的“全心全意”,一次次巩固着仙梅的斗志。

    宁波,在我的印象中,几乎从未让交付命运的人失望过。经过多次痛苦的手术,仙梅能行走了。小小的她坚定地说,自己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报答所有的好心人。

    故事说到这里,我以为很是圆满了。记者们早就习惯了雪中送炭,然后让受助者淡出公众视野,让他们的生活平凡而安静地继续。然而,今年的8月,这个故事又有了温暖的延续。仙梅考上了青岛大学,并只身寻来宁波,一心想要感谢媒体、面谢所有帮助过她的人。

    时隔7年,我们仍一眼就认出了对方。一起吃了饭、聊了天,絮叨了7年里的快乐与辛酸。那个差点截肢的女孩不仅考上了大学,还通过不懈锻炼,能坚持跑完800米了,真是让我开心又骄傲。今年9月初,我帮助仙梅“寻亲”,圆了她的感恩心愿。仙梅再次感动了这座城。有人说,仙梅长成了一个温暖的孩子,像宁波。她这次“回家”,真的给了整个城市一个温暖的拥抱。

    记者 徐叶

    我们的报道 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CHO CHIH-YUAN,美国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里墓碑上的一个名字。70多年了,无人知晓他的来历,直到加拿大华裔李安女士走进这座陵园。在本报的报道下,经过国内外志愿者及众多宁波市民的接力寻访,这个名字变成了一个人——卓志元。他是宁波人,著名乡绅卓葆亭的三儿子,毕业于效实中学,抗战爆发后参军入选成都空军学校,后到美国的航空学校接受培训,1945年在美国牺牲。

    刚接到这一来自国外的新闻线索时,我们对此慎之又慎。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在加拿大的李安女士,并经多番求证核实,才最终刊发出第一篇为卓志元寻亲的稿件。

    接下来,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寻访。我们辗转宁波多个区县(市)寻找线索,当得知卓志元还有两个弟弟在上海时,就决定前往上海与卓家人面对面交流。由于匆忙,当时已经买不到从宁波直达上海的火车票,我们只好买了从宁波到嘉兴的站票,然后上车补票。

    2小时9分钟的车程,我们站了一路。采访地点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卓志元的四弟在那里住院,卓家人都会去那里集合。卓志元的四弟、五弟都已经90多岁了,沟通起来难度有点大,我们需要大着嗓门、不断重复问题,必要时还需要卓家的后人在一旁协助。其间,一度因为人多嘈杂,被医院护士清场,我们向护士再三保证会注意影响,才得以继续采访。

    采访完已是晚上6点多,而当晚还得赶出两个版篇幅的稿件。我们拉着行李箱在夜色中一路飞奔,赶到宾馆,还没喘口气,就翻出笔记本电脑,开机、干活。时间很紧,我们两人各居房间一角,飞快地敲击着键盘,不知不觉已过了和后方编辑预定的交稿时间。在和编辑任晓云沟通后,我们决定把写好的内容先一段段地传给她,由她帮我们整合。最后一段内容传完,已临近夜里11点。我们也没有放松,而是赶紧从头检查一遍,不时就一些细节问题跟编辑交流。次日零点26分,当编辑老师把最后的版式大样发过来确认的时候,我们才有时间感叹:“这一仗总算打完了。”

    这组系列报道获得了卓家人的好评和众多读者的肯定,通过晚报微信的传播以及读者们的转发,更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传播到宁波、上海乃至国外。

    记者 殷欣欣 王思勤

    用刨根问底的“抓拍” 找回瞬间的美丽

    “抓拍”是用在摄影里的词汇,我今天把它用在了一次善人善事的报道上。抓拍需要激情,也需要顺藤摸瓜的耐心,对于在地铁救人的小伙子朱墨岩的报道,就是我用刨根问底的“抓拍”发掘出来的。

    今年6月,在宁波地铁1号线江厦桥东站,来自杭州的许女士昏倒了,一个小伙子横抱着她一路小跑送到附近的解放军第113医院救治,在得知许女士脱险后,小伙子悄然离开。许女士醒后,“悬赏”5万元寻找救命恩人。

    当时有人对许女士此举心存怀疑,比如猜测她是想让自己出名。对这样的事件,是“抓”还是“放”?我决定“抓”,但前提是将事实搞清楚,如果真是一个“陷阱”,就发出警示。

    我通过微信和许女士进行了上百条对话,又联系宁波轨道交通方面查看当时的监控录像,一遍又一遍核实相关细节,渐渐地还原了事件真相,也了解了许女士的内心——她寻找恩人的动机是纯正的。

    接下来,就是大海捞针地帮她找到这位恩人。大家在解放军第113医院的监控中发现,当时那位小伙子在救人后上了医院的一部电梯,而这部电梯是许多军人就诊时经常乘坐的。凭这个细节,初步锁定小伙子是位军人。接着,又从当天医院就诊的信息里查找出上百个可能有用的电话号码,从这些电话号码里,终于找到了许女士的恩人朱墨岩,22岁的小朱是东部战区海军某部的通信兵。

    后来我写了《重谢5万元 杭州女子再次来甬寻找在地铁站救她的小伙》《救人兵哥哥朱墨岩刷屏全国》等报道,文章在全国各大门户网站被热转,朱墨岩的故事成了网友和读者的美谈。

    回想这次采访的经历,我的感悟是: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丽”的惠眼,而在追寻“美丽”的过程中,也需要责任和担当。记者 王元卓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