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黎明还未托起朝阳,我们已奔波在采访的路上;当夜空已落漫天星光,我们仍在案前奋笔疾书、排版校对。很高兴,这一年来,在广大读者的支持和信任下,我们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多件新闻作品荣获了浙江省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 这些获奖作品中,象山县“村民说事”助推乡村振兴的报道,聚焦了乡村基层治理制度的发展;寻访红色文献守护者张人亚的故事,传播了红色的火种;老华侨带领儿孙“重走”长征路的稿件,触动了市民们的家国情怀;对医疗胶片浪费问题的监督,推动了一项普惠于民的医疗改革新政的落地……这些荣誉,是见证,是认可,更是鞭策和责任。我们也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记者 王思勤 2017年获奖情况 ○12月18日A02版《村事家事说出来 大事小事商量办 象山县“村民说事”助推乡村振兴 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满意度达95.2%》 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记者:杨静雅、王思勤,编辑:任晓云。 ●7月31日A06版《重温80余年前红军的漫漫征途 老华侨带领 10 多名儿孙“重走”长征路 “希望他们可以牢记自己的根在中国”》 ,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三等奖。记者:房伟,编辑:朱尉。 ○3月15日A07版《电子时代去医院拍片为啥还要买胶片?有市民吐槽:增加病人负担,还造成浪费》,荣获2017 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三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记者:孙美星,编辑:朱志莹、卢科霞。 ●12月23日A02版《总书记之问引出红色传奇故事 记者五城寻访还原张人亚初心印迹》,荣获2017年度浙江省重大主题报道优秀作品奖三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记者:杨静雅、石承承,编辑:任晓云、钱浩。 ○1月24日A10版《镇海区在全国率先推出“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保障工程”独生子女父母有了“托底”保障》,获2017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三等奖。记者:徐文燕,编辑:林兴科。 ●7月28日A06版,获2017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优秀版面三等奖。编辑:董富勇。 ○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城市形象传播与媒体担当》,获2017年度赵超构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论文一等奖。作者:陈旭钦。 房伟:传递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年来第二次获得浙江新闻奖,让我深感振奋和欣慰。在这样一个充满焦虑的时代,如果说还有什么可让新闻工作者聊感慰藉的话,那一定是同行与读者对这一份记者职业的认可与支持。 获得浙江新闻奖,既意味获得了专业认可,更意味着新闻的主题、思想契合了新时代的脉搏,能引发普遍的认同,彰显了记者的新闻判断和价值判断。 老华侨朱章光然组织家人重走长征路,让子孙牢记“根在中国”,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我。还记得接到线索时是周五下午,当时我正随同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在杭州湾新区检查,当即就与该区相关部门联系,并请他们务必说服老华侨及其家人接受采访,后又约定第二天上午采访。 趁热打铁的采访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我都还记忆犹新,尤其是最后,朱章光然感慨“君子虽远在他乡,终不忘父母之邦”,给当时在场的人都以极大震撼,大家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那一刻,我认为我非常有必要认真写好这篇报道,将这种朴实而高洁的家国情怀传递我们的读者。 在日后的新闻生涯中,我将继续专心做好这一件事,努力写出更多贴近群众、弘扬正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新闻,传递更多打动人心的力量。 石承承:“沾泥土”和“冒热气” 本报2017年12月23日刊发的报道《“总书记之问”引出红色传奇故事》获2017年度浙江省新闻奖三等奖,同时还荣获了有“中国晚报界最高奖”之称的“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报道讲述的是宁波北仑人,红色文献保护者、时任安徽芜湖中心县委书记、中共出版事业重要开拓者张人亚,短暂而又跌宕起伏的革命故事。 身为采访团队成员之一,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写出打动读者的报道,一定要“沾泥土”“冒热气”。 张人亚早年投身革命,留存至今的资料屈指可数。为此,从2017年11月初到12月下旬,采访团队先后赴上海、安徽芜湖、江西瑞金、福建长汀等地,奔波1500余公里。在历时近两个月的采访中,采访团队连轴转出差,回到宁波的第一件事就是“码字”,凌晨1点多还和编辑一起对报道字斟句酌…… 先后十余篇报道,无一不是带着新鲜感,透着热乎劲“端”到读者面前。这是我们身为传统媒体从业者对读者的承诺:“自媒体”时代,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有担忧,但没有惧怕,我们的作品不仅“快”“准”“新”,而且更有 “厚度”。 王思勤:贴近再贴近、深入再深入 去年12月,我们得知辽宁省政府等多家单位前来象山学习“村民说事”经验,大家都很感兴趣:一个县的基层治理经验,为何能引来这些“高规格”单位的学习?“村民说事”是一种怎样的乡村治理制度,它如何能推动乡村发展? 在前往象山实地走访多个村镇后我们发现,“村民说事”制度破解了许多乡村矛盾,让村民敞开心扉为乡村建设出谋划策,让基层干部竖起耳朵听取民意,让基层党组织在“村事民说”中发现问题、在“村事民议”中找到解法。 现场的所见所闻,其实已经能撑起一篇新闻稿的写作,但我们并未就此落笔,而是不断的深入挖掘,想要通过说明“村民说事”制度如何助推乡村振兴,去量化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成效,把新闻稿件做扎实。为此,我们不断扩大采访面,从群众满意度、农村人均收入、政府所获荣誉等角度出发,采集众多数据和20多个案例,还采访了在宁波调研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 去年12月18日,《村事家事说出来 大事小事商量办——象山县“村民说事”助推乡村振兴 群众对基层党组织满意度达95.2%》刊发。 这短短900多字稿件的背后,是我们对新闻线索敏锐的把握和对新闻作品的精益求精。我深深觉得,基层群众才是新闻的富矿,只有贴近再贴近、深入再深入,全身心投入其中,才能获得一手的素材,才能写出更多鲜活的报道,讲更多的宁波好故事。 孙美星:百姓民生无小事 2017年3月,看到有患者家属在朋友圈吐槽:看个普通肺炎前后花了100多元胶片费,胶片自己看不懂,医生也用不上。 2017年3月15日,《宁波晚报》以《电子化时代,去医院拍片为啥还要买胶片?》为题,聚焦宁波各大医院里“去做影像检查必须买胶片”,既增加病人负担又造成浪费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当年召开的宁波市“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医疗胶片浪费问题纷纷建言献策。报道刊发后,市卫计委高度重视,几天后通过本报回应,承诺将尽快试点对市级医院的系统软件进行改造,让市民在打印胶片上拥有选择权。 此后,记者持续关注此事进展。半年后,又以《半年过去了,推进医疗胶片电子化工作进展甚微》为题,再次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推动相关惠民政策落地。 通过9个月的持续关注,本报先后刊发5篇报道,追踪宁波医疗胶片打印方式变革的进展。2017年年底,一项普惠于民的医疗改革新政落地,根据市卫计委发文,9家宁波市级医院陆续推出胶片打印新政。据估算,新政实施后,一年至少能为市民省下医疗费支出超1亿元。 《电子化时代,去医院拍片为啥还要买胶片?》这组系列报道获得2017年度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9个月的持续关注,其中经历不少曲折和困难,但想到能够通过一组新闻报道,为一项惠民新政的落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就觉得再难也是值得的。 任晓云:幕后的平凡与喜悦 前些日子休了几天年假回到单位,第一眼就看到办公桌上放着一张获奖证书,我编辑的《总书记之问引出红色故事》获得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而在今年年中的时候,也有记者将一张获奖证书放在我的桌上,那是《象山县“村民说事”助推乡村振兴》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 一篇稿件的主要内容,倾注的是记者的心血;而这篇稿件最终以怎样的篇幅、标题,在版面上以什么位置、什么形式出现,里面则有编辑的付出。我和总编室的其他新闻编辑,都日复一日地在夜班岗位上尽职地做着平凡的幕后工作。一张张获奖证书,则是记者和编辑对喜悦的共同分享。 张人亚的故事,宁波晚报在2017年9月就开始有了系统的报道。当时那组题为《第一部党章的“神秘守护人”是宁波人张人亚》的特别策划,就是我编辑的。2017年11月,当张人亚因为“总书记之问”而名扬全国之时,本报重启了对张人亚的系列报道,我也作为编辑参与其中。对于这样一个重大主题的报道,编辑首先要做的是确保导向正确、没有差错。我每次编稿的时候,都会对事实部分,参照本报之前的报道以及其他权威媒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核实。 编辑《象山县“村民说事”助推乡村振兴》的时候,是个周日。当天下午,在家的我就收到了稿件,提前开始工作。为了文中提到的“桔子”是不是应该改为“橘子”,就反复查阅字典,力求规范。因为稿件内容丰富,在字数上很可能突破消息类稿件1000字的上限,晚上上班的时候又对一些语句反复斟酌,最终控制在980字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