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0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中华文明”让文物“活”起来

保国寺无梁殿三维模型亮相第五届互联网大会

保国寺无梁殿内景。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张璐易) 11月7日,来自宁波保国寺北宋大殿(又称无梁殿)的三维模型亮相乌镇第五届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通过三维技术,这一千年古建筑文化遗产更清晰、更直观地展现于人们面前,实现了“触手可及”,吸引了众多现场观众驻足观看。

    保国寺北宋大殿三维模型放置于“互联网+中华文明”主体展示装置中。该装置采用高精度模型分层渲染技术,在保国寺大殿构建高精度三维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分层渲染的方法,将构建三维模型的每个截面线条予以提取,映射到每块亚克力板上,并配上变换的灯光特效,从而虚实融合地再现古建构件的全貌。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文保人思考的方向。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文物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使文物资源凭借现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活”起来,焕发时代新生,绽放时代新姿,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文化产品、文化体验。

    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副馆长徐学敏介绍,近年来,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通过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在信息数字化建设、预防性监测保护、对外传播交流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大殿400多组构件现场勘测和数据编制,本次大会展示的保国寺北宋大殿三维模型是“文物数字化”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据了解,数字化项目还将为北宋大殿的每一组构件建立数据“基因库”。建成后的“基因库”不仅适用于建筑专业研究者,也为遗产管理者提前干预提供依据,还将与VR、AR等互联网的创新技术深度结合,通过三维技术对古建筑的深度解析,让公众对江南地区的古建筑实现“触手可及”,从而更加全面地使公众理解江南古建筑的历史及传承,推动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文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异彩纷呈的展览,引起观众广泛关注,博得高“吸睛指数”。不少观众表示,“互联网+中华文明”展览,将相对深奥难懂的文物变得生动有趣,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