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警界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枫桥经验”基层队所巡礼(之二)

大桥派出所民警进校园上安全防范课。通讯员供图

    大桥派出所:打造亲民的“邻家派出所”

    “小周啊,你帮我看看在南大路附近还有房子可以租吗?最好离我上次租的房子近一些。”11月8日上午,徐先生带着老乡又一次来到奉化大桥派出所城南警务站。这一次徐先生轻车熟路地和民警一起,在“辖区空置出租房源情况”电子屏前为老乡挑选起房源。

    原来,上个月底,从江西靖安县来奉化打工的徐先生在城南警务站办理流动人口登记时,得知还能在总台租到房子,着实让他感到意外与惊喜。他在南大路附近挑中了一套20平方米的小房子后,民警立马帮其联系房东,还陪同他一起看房。警务站“一站式”的便民做法,让徐先生尤为感动,也为刚找到工作在朋友处借住的他解决了住房忧虑。

    “这里租房比中介还放心,房子和房东都由警察把关,还不收取费用。”徐先生回去后,就把这事分享给了周边的朋友。一名老乡得知后,立即让他陪着来附近找房子,彼此能有个照应。

    今年年初,城南警务站建立出租房“旅馆式”管理总台,对辖区内4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空置出租房逐一登记,实行“一户一档”造册,与房东签订“责任状”。信息核实可靠后添加至“奉化公安”微信公众号,租户既能自行上网点击“我要找房”,又可在民警的帮助下找到合适房源。目前,该警务站共掌握了2200余套房源信息,今年8月试点以来已成功帮助160余户外来人口找到住处,受到好评。

    这只是大桥派出所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大桥派出所倾力打造贴近群众的派出所,营造“警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亲民公安”形象已深入人心。

    山岭村的沈国军因吸毒成瘾四进戒毒所,2006年解教回家。如何帮教戒毒人员成了社区民警王平江每天忧心的大事,他主动与村干部商量,为沈国军在村祠堂边安置了住所,并充分发挥自己在部队经营农场的经验,帮他跑街道、访农户,争取到资金300余万元,租赁土地200余亩,创办了凌晨果蔬基地,发展特色农业。

    在王平江的帮教下,沈国军逐步成为全省有名的戒毒明星,荣获全省“最美禁毒人”称号,该果蔬基地也成为戒毒人员就业康复基地。

    蛟川派出所:“警企共建”的“枫桥经验”企业版

    在镇海石化物流有限公司厂区内,有两间特殊的办公室,一大一小,常年开放。这里就是蛟川派出所和石化物流公司共设的警企平安共建工作室。

    “过去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着小问题变成大问题。”蛟川派出所副所长汪群范说,由于派出所与辖区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加上民警未能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导致很多企业内的治安事件没能及时得到预防、发现和处置。随着警企平安共建工作室在蛟川辖区内逐步落地,之前令企业头痛的问题基本能迎刃而解,而第一个尝到“警企平安共建”果实的正是镇海石化物流公司。

    去年10月,石化物流公司一名员工因薪资纠纷,打算在上班早高峰期间到公司附近的路上进行泄愤抗议。有员工得知后,立刻与警企工作室的信息员取得联系。很快,还没等这名员工进一步行动,民警和信息员就主动找到了他。经调解员耐心疏导,事件最终得以平息。

    目前,除了石化物流公司外,蛟川派出所还在辖区另外三家公司内建成了3个警企平安共建工作室。这些工作室都由企业自主运作,派出所选派1名民警主动进行对接、指导和服务,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联系民警参与调解、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面对部分疑难纠纷,工作室还会安排律师“权威解答”“坐堂问诊”,为员工“号脉开方”化解矛盾。

    今年4月以来,镇海公安分局通过联合综治、司法、劳监等综治部门,通力协作,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企业矛盾的化解力度,力争将矛盾化解在企业内部。目前一共收集到了各类线索60余条,排查矛盾纠纷300余起,已妥善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警企工作室还将服务触角延伸拓展,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比起以往企业流动人口专管员上门核对,再按月汇总的做法,如今企业使用的互联网自主登记申报系统大大提升了警务服务的效率。截至目前,系统已发现并抓获逃犯9人,处罚使用假证者5人。

    为了更好地贴合企业发展和管理需求,蛟川派出所还为企业定制了三项警务服务套餐:“贴近式”服务针对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一站式”服务通过入驻户政、治安等行政审批,推行预约办理,延时、错时、现场、远程办公;“主动式”服务主要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并对安全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和开展日常检查。截至目前,专管员上门办理居住证达5000余人次,组织开展法制教育与宣传讲座百余次。

    岔路派出所:创新“家庭警务”新模式

    宁海县公安局岔路派出所只有9名民警,辅警也不过21人,警力不足、治安防控基础薄弱等矛盾逐渐凸显。但他们不等不靠,充分发动群众,立足创新新时代社区警务,推行以大走访为基本工作方式的“家庭警务”模式,借力社会公益组织组建阳光义警,打造“自治、共治、综治”一体的基层社会治安治理体系,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善治目标。

    为确保“矛盾不上交”,岔路派出所将辖区划片管理,整合社区警力、镇村干部、综治网格员、社会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以入户走访为基本工作方式,落实网格化管理。“我们一起全面梳理各类矛盾纠纷风险,完善联合排查、联动化解、多元管控等工作机制,建立微信工作群,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化解。”所长柴海波说,今年以来,排查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62处,落实整改416处,发放隐患整改通知书125份,行政处罚46人次;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8起,无一发生越级上访、矛盾升级等情况。

    岔路派出所还与本地社会公益组织“阳光公益服务社”合作,以自然村为单位遴选队员260余名,成立“阳光义警”总队,在各自然村成立26个分队,由派出所负责业务指导,开展晚间治安巡逻、治安防范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化解、爱心救助等工作。

    义警队员全部被吸纳为公益会员,享受理赔额100万元的意外险,并根据公益服务的累计时间在子女就学、银行存贷款等方面享受优先、优惠,极大鼓舞了群众参与治安防控的热情,有力破解以往发展群防群治力量组织难、保障难、持续性差等问题困难,开创了吸纳社会组织以公益形式开展群防群治的先河,走出一条群防力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自5月23日“阳光义警”组建以来,参与治安巡逻2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册,处理风险隐患530处,化解矛盾纠纷17起,开展各类救助36次,提供违法犯罪线索8条,极大改善了治安环境。近段时间,阳光义警田良王分队队员华小燕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在当地更是被传为佳话。

    与此同时,上门服务已经是岔路派出所“家庭警务”工作的一道“家常菜”。该所前移户籍业务关口,针对部分子女外出、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众,或文化程度低、离异家庭关系差等导致办理公安行政服务事项困难的情况,邀请村干部、网格员一起上门走访服务,帮其代办证明、填写表格、协调关系,共同为其解决困难,实现警民“零距离”,有效破解走访时“门难进、话难讲”的难题。今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110余次,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记 者 张贻富 

    通讯员 黄 军 张 维 林炳潮 

    应伟健 周国亮 冯罗鑫 贺 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