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励志姐王靖波:

身处这个时代是残疾人的幸运

王靖波生活照。 首席记者 王颖 摄

    8个月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两条腿一度完全瘫痪;几年来求职无数次却都因病腿被拒;干得兢兢业业却遭遇下岗危机……王靖波从命运那里抽到的是一副烂牌。

    可是,她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拿到多个专业的自考(函授)本科、专科文凭;成为专职的残疾人工作者、宁波市政协委员,为众多和她一样的残疾人朋友鼓与呼。这背后的艰辛与付出,不足为外人道,拄着拐棍走了50来步就已汗涔涔的她平静地说:多亏了这个时代,身处这个时代,是残疾人的幸运。

    1 每晚6点到12点是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

    “我童年的记忆,除了医院,就是救护车。”王靖波出生在教师家庭,8个月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当时两条腿完全瘫痪,父母抱着她四处求医,一直医治到五岁,才能扶着墙壁蹒跚起步。“不要放弃,要知道你每往前走一步,就离学校近一步,你走的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父亲曾这样鼓励她。

    “我从小就挺爱读书,书本给了我知识,更给了我力量。家人、同学、老师都对我很好,我从小也很乐观。” 虽然高考成绩不错,她却由于残疾无缘于大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几乎是残疾人求学的天花板了。

    王靖波说,自己的自信曾因此一度被摧毁。她话锋一转:“你看,现在多好,残疾人也可以和健全人一样上大学。盲人大学生已经不再是新闻,高考时,还可以得到特殊考场等人性化对待。虽然我当年错过了,但我真为有这样的政策高兴。”

    虽然不能上大学,王靖波却没有放弃,她选择了自考。每天晚上6点到12点这6个小时是她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几年内她拿到了英语、中文等多个专业的自考(函授)本科、专科文凭。2001年8月,她收到了北大古汉语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这背后的故事让人动容。为了获得最新的学习资料,她频繁地往来于家和书店之间;为了前往夜校求学,她曾在隆冬之夜从楼梯上摔下,整整30天手脚无法动弹……

    背景:

    记者从宁波市残联了解到,目前,宁波残疾人义务教育率达99.6%,我市还出台了免除残疾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等政策,已有2.06万人次残疾学生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人家庭子女得到助学补助。

    2 从四处求职被拒到成为残疾人工作者

    高中毕业后被大学拒之门外,王靖波的想法是:“我要工作,要养活自己,不能靠救济金和父母养活。”

    “当时没有残疾人招聘会,四五年间,父母到处托亲戚、朋友给我找工作。可是,人家一听我双腿的问题就摇头。”在一次次被拒后,她终于得以进入宁波市气门嘴厂工作,成为一名机床工人。

    “工作来得这么不容易,多少值得珍惜啊,我白天心里只有工作,晚上回家学习。”经过潜心钻研,王靖波加工出来的产品成品率总是全厂最高的,她也被破格调到了厂里的技术科工作。可是,依靠手工设备生产的气门嘴厂没能抵挡住时代和技术进步浪潮的冲击,1998年9月,下岗的现实突然摆在了王靖波面前。男友也在这时选择了和她分手。

    “那段时间很灰暗。父母供我吃饭没问题,可是,我不想成为社会的包袱。”一次次求职被拒的同时,王靖波索性把家教当成了自己的“正职”。一开始,只是亲戚、邻居家的小孩请她来辅导功课。后来,许多学生慕名而来。她精心为每一个学生制订学习方案,并以大姐姐的身份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经她辅导过的学生,一个个如愿考入了各自理想的院校。一位留学澳洲的学生在给王靖波的信中写道:“老师,在您辅导的三百多个夜晚,每次我踩着月光回到家时,心中都充满感激之情。在您明亮的笑眸里,我看到了什么叫自信与坚定。”

    因辅导学生成绩突出,王靖波的事迹在宁波渐渐传开。不少人不解地问她:“你是下岗失业人员,再义务辅导学生,那不是更亏吗?”她朗朗笑道:“义务辅导虽不能为自己创收,但孩子们成才了,不就是为国家‘创收’了吗?”

    命运也对王靖波露出了笑脸。2001年,她获得“华夏大地”全国自学考试成才奖,成为当时浙江省26万自考生中唯一的一名获奖者;2002年,王靖波当选为团市委委员,她还获得了浙江省1370万青年的最高荣誉——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2003年,她成为宁波市政协委员。她也有了第二份正式工作——残疾人工作者。“现在,残疾人找工作的渠道比过去要畅通很多。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会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企业招聘残疾人,也能得到补贴等优惠政策。”她说。

    背景:

    宁波市残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全市16—59周岁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达到92.2%,居全省第二。2016年,宁波市突破党政机关招录残疾人公务员难题,首次实施残疾人定向招录。

    目前,宁波市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4541元,为全省最高。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升到96.28%,稳居全省前列。我市建立并实施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已经惠及5.77万困难残疾人和7.53万重度残疾人,分别占持证残疾人总数的33%、43%。全市3.36万名16—59周岁重度和智力、精神等三类残疾人全部得到了托养服务。

    3 踩下油门的刹那,感受到了奔跑的快乐

    “作为一名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我做梦都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能开上小汽车。踩下油门的刹那,我感受到了奔跑的快乐。”2010年6月,宁波正式开放残疾人学考驾照,王靖波成了第一批拿到驾照的残疾人之一。

    能开车了,她的活动范围扩大了,出行更便捷。“开车出行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无障碍设施的普及,以及整个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比如,一次我去药行街中国银行办事,在大门口发现留着一个无障碍停车位且有专人看管,工作人员非常热心地指导我停车。现在宁波市市级各大医院,离门诊(急诊)楼最近的车位也是给我们残疾人驾驶员留着的。”

    王靖波讲起一件有意义的事。“一次,去位于西门口的工商银行办事,门口有8级台阶。我很为难,这无论如何都上不去啊。突然发现,边上有个简易的升降台,我试着上去,按下按钮,一下就升上去了!幸福来得太快,我都激动得想抱着银行门口的石狮子亲两口!我站在缓缓上升的升降机上,望着下面人来人往,好些人朝我看着、冲我笑着。我开心地向他们招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残疾人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我们的梦想在一个接一个实现,我们的生活品质在大幅度提升,生活环境在切切实实改善。”王靖波说,残疾是不幸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外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可是,身处这个时代,是残疾人最大的幸运。

    说起对未来的期待,她说,她格外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并想竭尽所能来回报。比如,做好本职工作,为更多残疾人服务。“还有,”她爽朗地大笑,“在个人问题上,我仍然期待爱情,寻找精神契合的那个人。”

    背景:

    目前宁波各类别持证残疾人可免费乘坐市区公交(地铁);以盲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81890光明俱乐部为视力障碍残疾人提供了“看”电影、“看”世界的方便;有辅助器具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全部得到了服务,接近一半的持证残疾人签约了家庭医生;遍布我市大街小巷的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我市智能化残疾人证管理中心综合运用大数据平台、智能证和残联通APP,变“残疾人跑”为“数据网上跑和残疾人工作者上门跑”,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

    首席记者 王颖 通讯员 范亚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