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出台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

力争到2020年旅游产业总收入2600亿元 新创建一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城景一体”的月湖景区(资料图片)。记者 刘波摄

    作为一座“拥江揽湖濒海”的城市,宁波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昨天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市将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加快推进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力争在几年内,使全市旅游产业总收入超过2600亿元,同时再创建多个5A级旅游景区。

    1 2020年全市旅游总人数将超过1.6亿人次

    按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宁波全市旅游产业总收入将超过2600亿元,旅游总人数超过1.6亿人次,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5%,力争旅游产业总收入和旅游总人数占全省的比重均达到20%左右。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力争累计实现旅游项目协议投资、实际投资均突破千亿元。全市旅游发展格局更加完善、旅游产品更加丰富、产业融合更加充分、旅游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国际形象更加鲜明,基本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和高质量全域旅游“宁波样板”。

    记者注意到,去年宁波旅游总收入为1715.95亿元,比上年增加18.63%。

    2 “三大旅游板块”呼之欲出

    该实施意见提出了“一带三板块”和“五名五大”概念。

    我市将着力打造“一带三板块”旅游格局。即按照“山海统筹、城乡兼顾、生态优先、重点引领”的布局思路,整合形成河姆渡-三江口大运河和海丝之路文化旅游带,提升打造三江口、天一阁-月湖、泛外滩、东钱湖、九龙湖、慈城-保国寺都市旅游板块,象山港湾、杭州湾、三门湾、梅山湾、环石浦港等海洋旅游板块,雪窦山、四明山、宁海奉化西南片区山水生态旅游板块,实现“一带三板块”规划管控、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建设管理的调整优化。

    “五名五大”是指进一步整合自然、人文、社会等资源要素,挖掘红色文化、藏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佛教文化、名人文化、甬商文化、茶瓷文化等文化基因,集聚形成“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名居”+“大港、大佛、大儒、大海、大山”全域旅游支撑体系,培育形成东方大港、佛教名山、阳明故里、宁波港湾、四明胜境等一批核心旅游品牌。

    3 新创建一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按照实施意见,我市在接下来几年将着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高等级景区度假区、旅游特色小镇、景区村庄“四大平台”,打造形成一批要素集聚、业态创新的“美丽经济”示范区。

    值得关注的是,该实施意见中提出,我市将“加快创建奉化、宁海、象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象山影视城、慈城-保国寺5A级旅游景区,象山松兰山、宁海森林温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 “城景一体”都市旅游示范区呼之欲出

    该实施意见提出,我市将培育“城景一体”都市旅游示范区。完善“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游憩功能,打造甬江两岸近代外滩文化业态和工业遗产“文创地标”,点亮“三江璀璨”主题灯光秀,丰富天一阁·月湖景区书香文化业态,优化东部新城、南部新城滨水休闲空间,把东钱湖打造成为必去必看必游景区和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形成“处处是景、时时宜游”的城景一体化发展格局。

    我市将进一步丰富“留得住乡愁”乡村旅游产品。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乡村旅游由传统的食宿、观光为主向休闲、体验、度假转变,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培育一批高等级精品民宿和民宿经济集聚区,重点布局一批3A级景区乡镇和村庄。记者 谢舒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