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三江月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草木情深

    □张海军

    南方有嘉木,一叶香世界。有一首歌叫《鲁冰花》,其中一句歌词:“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每当我听到这句歌词,便会打开思绪的大门,思维似鸟飞越千山万水,来到那个遥远的小山村。

    我的家在大山深处。两山夹谷处,到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村庄,有谷便有水,有水即可生存。地处江南,即便是在群山峻岭上,要说生存条件,也比西北的荒漠戈壁滩好上千万倍。草木葱茏,风调雨顺,只要你稍微勤快点,到处都是可以播种的田地。生活在大山里的祖先们,一年又一年刀耕火种,开垦平整土地,种上各种农作物;还根据气候特点,种上适宜的经济作物。世世代代,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在话下。这当中,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茶树。

    西晋王浮的《神异记》中记载:“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蚁之余,不相遗也。’因立奠祀。后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茗即茶,瓯蚁指瓯中的茶沫,也借指茶。王浮是晋惠帝时的道士,洛阳人。他所写的《神异记》,自古以来质疑颇多。但唐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引述了王浮的文字,并有更严谨的补述,可见书中记载信度颇高。《神异记》说明一个事实,余姚四明山自古就有茶。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乡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广泛种植茶树,就是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在谷地、在山岗、在稍平缓的坡地上,乡亲们都把山地平整出来,种上茶树苗,精心侍弄,过上两三年就可以采摘鲜茶。这一片又一片的茶园,一到四月份,茶树抽芽,绿油油成条状似条条绿龙,在山中蜿蜒伸展。茶园里茶花盛开却要到每年的秋天。茶花开了,却不易发现,都藏在茶叶丛中;蜜蜂不请自来,在茶园里穿梭不停,嗡嗡地热闹极了。摘一朵茶花往嘴里一吮,有一股特别的味道,那是花的清香和蜂蜜的甘甜,沁人心脾,令人难忘。

    采来的茶叶,乡亲们大都挑到收购点直接卖掉,变成收入。后来卖鲜叶的少了,家家户户等茶树一抽芽就去采摘,把嫩芽通过手工制作成熟茶,装袋后出售,收入比以前高了好几成。再后来,花木盛行,茶园被大片砍伐开垦,大多种上更值钱的樱花、红枫等,家乡的茶园业已成为梦中的风景。

    母亲知道我喜欢喝茶,在茶树换花木时留下了小小的一爿茶园,仅作自用。每年清明前后,母亲总会及时上山采摘嫩芽,又亲手炒熟,装在罐头中带出来给我品尝。我一般都能喝到明年新茶开摘时。有一年,大概气候异常,清明时节茶叶还没好摘。母亲准备的茶叶已经喝完,只好到市场上买了一些,泡开了没有一点味道。也许是家乡的茶已经宠惯了我的味蕾,而母亲摘下来精心制作的茶叶更是无与伦比。如今家中我还珍藏着母亲送来的一小罐茶叶,已成绝品,留着就是一个念想。偶尔打开来闻一闻,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也许是我喜欢喝茶的缘故。毕业已经二十多年的大学同学,时不时会带一些茶叶给我,不管是绿茶、红茶,还是珍贵的白茶,在开水与茶叶的融合中,飘溢而出的清香,让我品味到了友谊的珍贵。每一片在水中漂浮的茶叶,都如一张张写满真情的信笺。喝的是茶水,品尝到的是友情。

    今年五月的一天,接到门卫打来的电话,说我有快递去取一下。我觉得奇怪,这段时间没在网上买任何东西啊,哪来的快递?走到门卫,拿到快递仔细看单子上的寄件人,竟然是一个毕业将近二十年的学生。第二天收到了他发给我的信息:老师,您好!毕业快二十年了,请原谅我这么多年没跟您联系。之前一直在外面闯荡,去年刚在杭州定居下来,在同学处问到您的联系方式,特寄上一盒龙井茶请您品尝,聊表学生的一点心意。感谢您二十年前对我狠狠的批评教育,让我明白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空到学校来看您,您的学生。往事并非如烟,这个学生读书时的点点滴滴如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显现。有学生记得,真好!

    一片嫩叶,自草木中来,蕴含天地之精华;一杯香茗,有清香扑鼻,饱含人间之真情。草木情深,香茗永在!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