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对交通治堵成效满意吗?对公共交通服务等又有哪些建议?市统计局于10月中旬组织开展了交通出行公众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我市交通总体评价稳中有升,较第一季度提升1.6分,尤其是对治堵工作满意度提升较为明显。但调查同时发现,部分交通难题依然存在: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无法满足需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速度较慢以及“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仍较普遍等。 居民对交通出行满意度有所提升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有所下降 调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居民对全市交通出行的满意度评价较第一季度稳步提升,总体满意度评价为81.3分。具体到四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治堵成效、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交通秩序的评价分别为70.2分、83.7分、84.9分、79.3分,分别较第一季度提高了3.7分、3.1分、2.7分、2.4分。 分区县(市)看,各地得分存在一定差距,宁海的评价得分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建设(74.9分)、总体满意度(84.8分)、治堵成效(86.4分)和交通秩序(81.7)四方面评价居全市首位,分别比最后一名高出10.2分、5.8分、5.6分和4.5分。 虽然居民对全市交通出行的满意度评价有所提升,但调查发现,居民对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评价相对偏低,满意度得分比治堵成效、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交通秩序分别低了13.5分、14.7分、9.1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道路规划布局不合理的弊端愈发凸显,同时城市中心区用地普遍紧张,导致停车空间缺乏等问题,致使广大居民日常的出行需求受到限制。 调查中发现,私家车仍是我市居民出行首选,比例达到46.0%,较一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只有21.7%,较一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在整个道路交通活动中,不文明交通行为仍比较普遍。“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最为典型,居民选择比例超五成,而“违法停车、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线”等不文明行为首次挤入前三,选择比例分别为40.4%和40.0%。此外,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礼让行人、道路两旁摆摊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市民就改善交通秩序建言献策 建议避免多处道路同时维修改造 如何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看看普通市民怎么说。 调查显示,49.8%的居民选择“普及智能公交站牌,使乘客可实时掌握车辆行进情况”;45.6%的居民选择“科学设计公交网络”。此外,分别有43.9%和42.8%的居民希望解决“共享单车乱停车”和“延长营运时间,增加晚班车”的问题。建议全市紧紧围绕“公交都市”创建指标,聚焦公共交通“痛点”,加强公共交通精细化管理,改善和提升公交服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调查中,城乡居民就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几条相对集中的建议。其中,城市居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继续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61.6%)”和“提升城市道路质量,减少维修改造次数(55.9%)”两方面;农村居民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7.1%)”“做好质量监管、日常养护等方面的工作(52.9%)”“增加公共财政投入(52.1%)”三方面。 此次调查还就如何改善我市交通秩序进行了意见征集,调查结果显示,首先需要“提升司机、行人文明出行意识(58.2%)”;其次应“避免多处道路同时维修改造(56.2%)”以及“完善交通管理条例,加大对交通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53.3%)”。记者 孙美星 通讯员 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