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慈城镇中心幼儿园,走廊墙面的原色纸板上满满粘贴着孩子们的游戏故事和行走趣闻,这是幼儿园“行在童年,点亮童心”的课程展示。园长胡敏介绍,幼儿园有“双行”,“行动”对应安吉游戏,“行走”则是徒步和远足,旨在让孩子走进自然、贴近文化,融入社会。 胡敏 江北区慈城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市王宽诚育才奖、区名园长。 实践安吉游戏 释放玩性与童真 今年,胡园长秉持着“让游戏点亮孩子生命”的信念,进行了一场把游戏权利还给孩子的“革命”。作为省教育厅在浙江范围内推广安吉游戏时选择的103家实践园之一,江北区唯一的一所安吉游戏实践园,慈城镇中心幼儿园腾空了平淡无奇的果园,变闲置的泳池为大沙坑,不仅将小过道打造成野炊廊,创设了玩石区和室外涂鸦区,还充分发挥了树屋的价值……“今年暑假,我们教学楼前的大花坛改造成了大草皮,午后阳光洒下,孩子们三三两两坐在草地上喝牛奶、吃点心的场景仿佛置身大自然,让人感到温馨和自由。” 大量低结构、可移动、可变化的材料,无形中丰富了2个小时游戏的可持续性和多样性,游戏怎么玩、和谁玩、玩什么、角色如何分配,不需要老师指导,完全由孩子自己决定。游戏材料也没有固定的玩法,积木砖块能引导空间思维,竹梯垫子能培养体能素质,颜料笔刷激发创造能力,锅碗瓢盆能增加生活常识。游戏结束后,孩子们还负责把所有材料收纳归位,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条理思维。 “过程中老师们随时用手机记录下孩子们的畅玩时光,并及时进行反馈。”胡园长表示,改变了“假玩”和“死教”的状态,她欣喜地看到孩子们质的变化,“通过绘画和讲述来分享自己的游戏故事,很多害羞胆小的孩子变得自信大胆起来,他们自己规避风险、制定规则,完成社会分工,展示出了投入、反思、冒险、喜悦和爱的良好品质。” 徒步千年古镇 感知行走的力量 慈城历史悠远,既是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也是全国知名的特色小镇,胡园长介绍,幼儿园长期开展的徒步与行走课程,就是建立在慈城古镇悠远的文化背景、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的基础上开展的。“从‘走出去’到‘请进来’,老师们挖掘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把外出徒步后的所见所闻搬进课堂,延伸教育素材,丰富课程内容。” 比如,小班的孩子在幼儿园周围熟悉的小区内进行“图形之旅”,出发前预设猜测自己的行走路线,并利用咕咚软件的运动轨迹验证图形,提高行走乐趣;中班的孩子或充当快递员前往兄弟幼儿园送快递,或扮演负重的解放军行进至慈孝广场、小东门进入田野亲近自然;大班的孩子则游走在清道观、三娘井、县衙、城隍庙等积淀了历史底蕴和慈孝文化的古迹中,探访慈城小吃,结伴“慈城寻宝”……胡园长说,“徒步活动突破了孩子们受限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促进了体能体格、心理品质、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 每年12月中下旬,幼儿园都会举办一场迎新年亲近大自然的亲子登山活动,邀请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大手拉小手,获取路线图,沿途集星、竞速,行走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收获别样的快乐! 家长懂得放手 注重非智力因素 采访中,胡园长回忆起2005年到慈城支教以来的历程,从一手筹建这所中心幼儿园,到现在浙江省一级、市六星级幼儿园的实力与口碑,她已经在慈城深深扎根了13个年头。始终把“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让孩子在快乐成长中释放本真”作为教育格言的她,非常注重幼儿非智力因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学会团结、协作、坚持,具备专注力和探究思维,显然比认识几个拼音重要得多。一个孩子如果能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升入小学后自然会有良好的课堂效果来消化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同时,胡园长也提醒年轻家长对孩子不要过度“关心”,不要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就习惯包办和替代,我们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总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是个体,大人也是个体,尊重孩子,多一点倾听,少一点唠叨和代劳,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记者 鲍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