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三江艺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02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日常生活中 拍摄出艺术的真谛

艺谭读物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读后有感

    沉  羽

    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先生的《小偷家族》在今年获得了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可谓实至名归。是枝先生的影片是很具辨识度的,一来,充满了鲜明的纪录片式镜头美学意味;二来,故事节奏宛如深水潜流,不徐不疾,基本不会用人物台词去刻意诠释引导观众,而只凭画面的自然呈现,来展示剧情;第三,也是在当下非常难得的一点,是枝裕和也从不煽情。有人说他的电影风格有点像小津安二郎,又有点像山田洋次,我倒觉得这位导演固然借鉴了不少前辈同行的优点,但内心极为重视自己恪守电影艺术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拍摄出艺术的真谛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虽说是作者“首部自传性作品”,但读后会发现,就内容而言,其实更偏重于他执导影视作品时的思考。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是枝先生有着扎实的文化基础,一开始从事电视纪录片制作工作,但他在年轻时就已从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条拍摄规则:哪怕是制作纪录片,那也绝不是个单纯机械的“记录”过程,而是需要缜密考虑受众感觉的“生成”过程。这一理念后来一直贯彻在他的电影作品中。是枝裕和相信电视、电影的镜头皆有选择性功能,“镜头”会带了情感和目的主动追寻最合适的画面。那些所谓的“真实和生动”背后隐藏着导演、摄像师对于影像内容的严格筛选。事实上,即便是那些被拍摄者,包括演员或非演员,一旦知道自己正在镜头前面,也会出于本能显露出强弱不一的“自我表现欲”。因此,导演必须学会捕捉那些最为细腻真实的精华。

    在该书中作者详细分析了诸如《无人知晓》、《步履不停》、《海街日记》等影片的缘起和创作过程。是枝先生擅长从现社会现实中取材,在拍摄过程中再加入虚幻元素进行艺术加工。像《无人知晓》,在大银幕上放映时已不是原来“巢鸭弃婴事件”的本来面目了。在这部极易滑入“社会批判”的电影中,是枝先生从表面上看是弱化了伦理道德和法律训导方面的东西,只将四个孩子的日常点滴推到观众面前,但如此一来,最后出来的效果反而比先入为主、带有强烈同情和揭露色彩的镜头更为震撼。孩子们在没有成人陪伴时在阳台上摆弄玩具,在屋内用幼稚的语言聊天,偶尔也一起奔跑在阳光下的一幕幕,才是这些失怙孩童绝望生活的最沉重写照。同时,孩子特有的纯真也反衬出现实的残忍。如此,观影者才必然会去思考影片于“不经意”间所凸显的问题。

    而在创作《步履不停》这部“没有泪水的家庭电影”时,是枝先生从写出脚本时便定下了明确主题,即影片最后那句话:“人生总有点来不及。”该片洞察的是血缘亲属关系,是枝先生用电影方式颠覆了大众脑海中“正是因为是家人才相互理解,正是因为是家人才无话不谈”的观念。他认为,现实情况可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是家人才不想让他们知道,正是因为是家人才无法理解。”人和人之间的羁绊和疏离在最为波澜不惊的细节中勾起了观众的共鸣。《步履不停》宛如一幅典型当代日本家庭短暂重聚的画卷,以细致的工笔描摹着里面细碎的爱恨,还有亲人间的期望与遗憾,还有日式亲缘关系中很多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微妙之处。

    要在某一行业中成为翘楚是件不易的事情,看是枝裕和讲述他的职业、他的电影、他精益求精的要求时,会觉得这位导演无论干什么,心思都不曾离开过“电影”。他的所见所闻所想,都能如条件反射般引发出关于电影的思索——刚才在街道上看到的那个场景如果用摄像机拍下来会是怎样的效果?对方提到的某个观点好像对我手头的那部电影有所补益……是枝裕和善于从各方面汲取令影片质量提升的“营养”,比如《海街日记》一片,虽是改编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画,是枝先生依然在四姐妹的人物设定上参考借鉴了畅销读物《小妇人》中的内容。

    读《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可以说是一条深度理解是枝裕和电影艺术风格的“捷径”。通过阅读该书,很多我们以前看过的电影就找到了它立足于导演意图的坚实基石。是枝裕和丰富而深入地关于影视方面的思考,万变不离其宗都围绕有一个凝练的中心:不必讲述宏大题材,只认真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常态,时代的变迁和人群的变化,自然就被编织进那些干净平和的画面和朴素隽永的故事当中了。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日)是枝裕和著  褚方叶译 南海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