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网瘾少年”到“小小发明家”

一位17岁少年的成长蜕变之路

杨凯旋用数控车床在加工零件。通讯员供图

    杨凯旋,这位年仅17岁的普通男孩,谁也想不到,在高一、高二两年里,成功从一名险些自我放弃的“网瘾少年”,蜕变成拥有多项专利的“小小发明家”,其励志进取的故事,成为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园内一段传奇佳话。

    “网瘾少年”变形记

    谈起自己的“变形记”,杨凯旋形容道“好比减肥成功一样励志”。这个外形酷帅的男生,小学和初中时是老师眼中的调皮鬼。初一、初二时经常整夜打游戏,白天上课睡觉。他的母亲被老师“约谈”多次,眼睁睁看着孩子成绩下滑到全班倒数。

    果不其然,中考失利,家人也因此一度对他的学业方向产生分歧。多数长辈想让他转回陌生的老家去读书。只有妈妈和二姐更理解孩子,为了保护他脆弱的自尊心,决定留在镇海读书,幸运的是,杨凯旋排进了镇海区职教中心机电专业最后一个录取名额。

    在网络世界里,杨凯旋表现出争强好胜的一面,喜欢动手实践,证明自己。他还渴望得到表扬,但有时碍于面子不愿承认错误。班主任童奇波老师发现了这些特点,和家长一起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创造各种机会,鼓励他在专业领域里尽情表现自己。

    职校的生活丰富多彩,创新比赛、创客挑战赛、专业技能比武……这种“打怪闯关”式的活动教学,激活了这个机智少年的“小宇宙”。高一快结束时,杨凯旋说:“我开始慢慢少玩游戏了,因为我觉得学校和专业更有趣”。

    和发明大王的“忘年交”

    杨凯旋高一时,学校新落成了200多平米的“创立方”,这是一个集创客发明、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实验室。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无人机训练场……一切都令杨凯旋着迷。这里,也成了他实现梦想的起点。

    2017年初,机电专业的课堂里来了一位镇海区本地的发明大王陈际军老师。他拥有专利500余项,学校聘他为创新思维训练和发明的指导教师。第一节课上,杨凯旋就主动请缨,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模式也给发明大王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年4月,复旦大学华商研究院副院长徐为民教授到访学校,陈际军、吴炳发等多位发明大王以及学校创新创业老师们一起商讨,如何推进中职学生创新教育。座谈会上,小杨等3位同学也受邀参加。“当时专家们正在讨论一个电机制动装置的改良方法,我主动插话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专家们纷纷停止讨论,认真听了我的方案。徐教授还给我竖起大拇指呢!”杨凯旋说。事后,陈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合作写专利啊?”

    这句话让他既兴奋又害怕——“专利不是发明家才会写的吗?我能行吗?”

    文献检索、机械制图、模型搭建、模拟测试……短短3个月,在陈老师把手的指导下,名为《一种管状电机制动装置及减速箱》的发明专利就提交给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实质审查。高二下学期,杨凯旋对产品乘胜追击,对产品进行重新改良,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本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种管状电机制动装置》。

    陈老师告诉他,发明是可以上瘾的,因为世上未解决的实际问题实在太多了。就这样,杨凯旋几乎每周都期盼着陈老师来学校,一见面就汇报自己这段时间的新想法,“创立方”里,经常能听到师徒高声争执和开怀大笑的声音。高二暑假,他又完成了《一种黑板擦》和《一种新型图钉》两份实用新型专利的编写,也提交给了国家知识产权局。

    “陈老师教导我的,是用‘透视眼’看机电装置,别人在看外观和如何实用,而我现在随便看什么产品,都是在‘找茬’。这是我最大收获”。杨凯旋说。

    做一名有定力的“挑战者”

    学校电子专业和创新创业教育负责人万华老师,从高一就带杨凯旋参加各类创新发明比赛。从校二等奖、一等奖,到区一等奖,再到省三等奖,不同的产品都需要向评委展示。这就要求作品不能停留在纸上,更要去实际测试,还要学会“推销”。万老师给杨凯旋量身订做了培养方案,通过去企业实测,让他发现产品应用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通过反复模拟答辩,让“背稿子”变成“即兴演讲”。这一轮轮的磨合,杨凯旋成熟许多。

    “高二下学期,我跟着万老师,戴上安全帽进出宁波甬欣机电公司,没人把我当学生,跟工程师直接研讨技术参数。研发部负责人还说,希望我大学毕业后能加盟他们公司”。杨凯旋说。

    今年5月,杨凯旋团队参加了首届“一带一路”机器人巡访竞速大赛,比赛过程中机器人传感器突发故障,他独自与评委交涉沟通,顺利解决问题。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佛性’不可有,但‘定力’要存心中。我觉得现在自己不害怕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因为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杨凯旋虽然把大量时间花在创新发明上,但他的成绩仍然在全专业保持前五。

    杨凯旋的下一个梦想,是考上本科院校,并把自己这三年的经历,拍一部微电影,激发学弟学妹们一起努力创新。吴彦 杜福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