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守常 |
本报讯(记者 俞素梅) 昨天下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王守常亮相浙江万里学院学术报告厅,就“文化自信”和该校师生进行了交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问题的智慧。我们现在喜欢看手机,但有几本书是可以经常读一读的,比如《论语》,我已经翻破了五六本,每次看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王守常说,“我们现在讲文化自信,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孔子两千多年前说的一句话现被刻在了联合国的墙上,你们知道吗?” 王守常昨天应邀参加的是书院文化暨“四知新说”进校园活动,由浙江万里学院和桃源书院联合主办。桃源书院执行院长胡茂伟先简单介绍了浙东文化和桃源书院的历史,随后王守常教授就“文化自信”进行了讲解。 王守常从“中国二字最早出现于周代中期”讲起,继而说到张载的“四句教”,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说到《论语》中“和”的思想、“中庸”的思想等。他说,读中国古代的经济史,也会有很大的启发,“我国唐代就已经有了养老金制度”。 王守常说,“如今,阅读变得方便多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把《四库全书》都装下,出差途中都可以阅读。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阅读变得碎片化。”王守常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说,“我有时也看看手机,但我觉得有几部书是可以经常阅读、随时可以翻翻的,比如《论语》,它就是一个大的微博,每篇字数也不多,现在一些网络语言像‘浮云’等,《论语》里早就出现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吧?”他还透露,孔子《论语》中的一句话,被镌刻在了联合国总部大厅的墙上,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被誉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黄金法则”。 人物名片 王守常,著名学者,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中国哲学史、佛教、近现代思想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