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悉心培育方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成为最美的自己。 多年来,怡江幼儿园始终以大美术教育观为主导,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整合五大领域目标,开展“MEI”课程。唐园长介绍,所谓“MEI”课程就是借“美”字的拼音,“M”指向make,即动手制作的能力,“E”代表exploration和eye,即用眼睛探索美的事物,而“I”就是idea,即个性化的创意、点子和想法。让孩子们在尝试、发现,大胆构思中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收获“美”的成长。 唐静亚 高级教师,全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现任宁波市怡江幼儿园园长、书记,曾获区先进教师、区优秀党员、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市师德楷模、省援川先进等荣誉。 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幼儿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工作,主持并撰写《以幼儿园为依托的2-3岁亲子园构建的实践与研究》、《画以美,创为美--《指南》引领下的幼儿园美术活动优化策略》、《小绘本大创作--大班幼儿生活绘本创编的实践研究》等市、区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获奖或发表。 践行“MEI”课程 美术滋养纯真心灵 在怡江幼儿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国画、水粉画、泥塑、版画、纸塑……这里的孩子们在色彩斑斓、想象奇异的童画世界里,自由玩耍、快乐涂鸦。唐园长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每一幅画,每一个作品,都是孩子独特个性和情感体验的表现,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闪光点。” 根据不同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点,幼儿园的每个班级都设置了自己的美术特色课程,包括水墨画、版画、线描画、水粉画、创意美术、泥塑、布艺、印染、儿童画等。已经走过7个年头的“美术嘉年华”上,童趣盎然的水彩笔画、生动活泼的水粉画、意境优美的水墨画、绚烂多彩的彩墨画、稚拙古朴的版画……让美在孩子的指尖挥洒。 从班级、年级段活动,到亲子DIY、混龄互动,再到进社区写生,孩子们在美术的滋养中,尽情展现着对周围生活的认知与畅想。 走进自然创作寻美 读懂孩子的画中话 美术教育究竟是什么?自1992年从事学前教育以来,唐园长坚持把“每一天更美一点”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她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借助“美”的教育手段,引导孩子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 “年轻父母要少做‘低头族’,多陪孩子涂鸦、画画,利用周末带孩子出门看看公园里四季的花草之美,大型商场橱窗里的陈列美,建筑物、桥梁的对称美、线条美……”唐园长表示,日常的随机教育是最好的无痕教育,孩子置身其中,萌发情感的驱动下更能启迪想象,点燃艺术的火花。 同时,她也提醒年轻家长不要以成人的眼光评判孩子画得像不像。“用童心去想孩子所想,看孩子所看,感孩子所感。孩子的画纯真可爱全凭性情、靠灵感,以至于很多大师感慨‘天真烂漫是吾师’,家长善于倾听、读懂孩子的画中话,更能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习惯教育重在养成 切勿禁锢幼儿天性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唐园长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让孩子终身受益。“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关键看家长如何进行塑造,我经常跟家长们分享,要多做塑造工作,少做改造工作,因为坏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再纠正的。” 因此,在唐园长的带领下,幼儿园非常注重生活卫生、文明礼仪及学习习惯、安全意识的培养,晨间来园问好,通过儿歌、情境表演、游戏等的形式引导幼儿文明礼仪、生活卫生、学习习惯、安全意识的养成。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定期开展各类生活自理能力竞赛如:叠衣服叠被子、穿脱衣裤、主动整理小书包、小书柜等。此外,她建议家长在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习一些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多做一些喜欢的事,而不是急于提早接轨小学,把孩子禁锢在教室里。记者 鲍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