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个税APP上如何填报专项附加扣除?

您关心的问题 这里答案都有了

    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已经正式实施,居民个人在每月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依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由于不少单位选择让员工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一些有“个性化问题”的朋友在填报时犯了难:这种情况怎么填?那种情况又该怎么选?本报邀请税务部门专业人士来帮忙解答。

    个税APP如何注册?

    目前个税APP支持两种注册模式。一种为人脸识别认证注册模式(此模式只支持中国大陆居民),即输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然后经公安系统动态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再填写账号和手机号码,短信验证通过后,完成注册。另一种为大厅注册码注册模式,即纳税人到任一办税服务大厅,经办税服务厅人员验证人证一致后,登记个人证件信息并派发注册码,纳税人再进行注册。

    所以,如果你在单位办公室或者家里注册,还是选择人脸识别认证吧,记者尝试了一下,挺方便的。

    注意选择申报方式

    每一项扣除的填报,第一步为基本信息(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和联系地址)的确认,最后一步填写申报方式,申报方式分为单位代扣和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两种方式,中间步骤依据具体的扣除项而变化。

    填报中的“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即通过单位按月扣缴,“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就是自己年终一次汇算。

    绝大部分工薪族平时由单位代扣个税,应该选前者哦。

    一些基本资料请提前备齐

    如果您不想在填报过程中屡屡被找各种资料而打断,还是提前做点功课把填报时要用到的各种资料备齐哦。

    比如,填报“子女教育”时,要用到子女教育信息,子女、配偶身份证号码,填写完毕后需要设置扣除比例。

    填报“住房租金”时,要用到住房租赁信息、工作城市信息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住房租金与房贷利息只能选择一项进行扣除,填报时系统会提示“若您已填报住房贷款利息,请勿填写本表”。

    填报“住房贷款利息”时,要用到产权证明、贷款合同等信息,同时系统也会提示“若已填报住房租金信息,请勿填写本表”。

    填报“赡养老人”时,要用到被赡养人信息(如身份证信息)、共同赡养人信息(独生子女无需填写)。非独生子女还需填写分摊方式。

    填报“继续教育”时,要用到继续教育信息:若是学历(学位)继续教育,需填写教育阶段、入学时间、毕业时间;若为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则要填写教育类型、证书取得时间、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

    是不是首套房贷 请看贷款合同或者咨询贷款银行

    不少人来问:怎样才算首套房贷啊?是不是只有第一次买房才算啊?专业人士表示,这以银行发放贷款时是否认定为首套房贷为准。大家在填报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贷款合同,或者咨询贷款银行确认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尚在还贷中、有利息支出的才可以抵扣个税,如果您的首套房贷已经还清,目前无首套房贷利息支出,则不用填写此项。

    父母都需要赡养 为啥APP上只填一个赡养人?

    “我在个税APP上添加被赡养人信息的时候,把我爸我妈都添加上去了,可是到选择赡养人这个环节,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这是为什么?”有朋友问。

    宁波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相关人士解答,这个问题后期会改进,但是填写一个赡养人,不会影响扣除情况。

    有个问题需要明确:有父母要赡养的,无论是赡养父母双方还是一方,抵扣的上限均为2000元。如果你是独生子女,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需要填写共同赡养人,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有网友问本报:自己有兄弟姐妹,但是只有自己需要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别的兄弟姐妹不享受扣除,自己可不可以每月扣除2000元?市税务部门的答复是:不可以,这种情况最多也只能抵扣1000元。

    还有网友问:兄弟姐妹协商分摊赡养老人,需要什么证明文件吗?市税务部门的答复是:在APP上如实填写,比如兄弟姐妹三个,分摊的抵扣数额加起来不能超过2000元。协议可以留存备查。

    还有网友问:姐弟三个,大姐不需抵扣,二姐和弟弟需要抵扣,各抵1000元,在填写共同赡养人信息的时候,要不要把大姐的信息也填进去?市税务部门的答复是:要填,具体分摊情况以协议的形式留存备查。

    特别提醒

    填报人要对信息真实性负责

    填报的信息一定要真实、准确。作为纳税人,我们需要对自己提交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新的个税法实施条例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都明确,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都要按规定保存与专项附加扣除相关的资料,以备税务机关事后抽查。这意味着,如果出现纳税人造假、虚报信息等严重情况的,有关部门将依法处理,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并实施联合惩戒。记者 周静 通讯员 王东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