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央视报道余姚警方破案的视频截图。 |
本报讯(记者 孔玲 通讯员 龚利波 牛伟) 门窗完好,东西没被翻乱,现场也没留下作案痕迹,但村民家里的现金却频频被盗,结果,余姚警方运用智慧警务“智”擒窃贼。昨天,这件山村系列盗窃案被破获的新闻上了央视《法治在线》栏目。 近日,租住在余姚低塘镇镆剑山村的涂先生夫妇来到低塘派出所报警,称放在家里的现金丢了,怀疑是进了贼。 接警之后,办案民警发现这起盗窃案虽然案值不大,但要破获却有很多难点,因为现场几乎没有留下线索。涂先生家门窗完好,衣橱抽屉也没有翻过的痕迹,小偷是怎么下手的呢? 随后,民警把侦查方向转向外围,试图通过监控查找嫌疑人的踪迹。 在走访周围群众的过程中,有居民反映自己家里也进过贼,只是没丢失什么财物,也就没报案。这个不起眼的线索恰恰引起了办案民警的注意。 民警分析认为,两起案件发生在同一个村,时间又非常接近,很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镆剑山村的南北两部分有一座小桥连接,两起案件发生在一南一北,结合实地勘查,民警推断,要往返两个案发现场,必经之路是这座小桥。而该区域恰好有个治安摄像头。 通过监控查看,警方发现一名白衣男子行为有些异常。他虽是漫无目的地走着,但一直东张西望,似在刻意躲避人群,特别是他不时回头查看的神情,让警方觉得该男子很可疑。 接下来的调查也佐证了警方的推断。经查,该男子姓张,有盗窃前科,并不住在低塘街道。 就在警方展开进一步调查时,又有更多受害人来报案,有个租户提供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线索。 原来,该租户家里安装了监控。监控画面显示,当天下午2:10左右,他家的门突然开了,一名白衣男子蹑手蹑脚走了进来。从画面中可以看见,男子手上拿着一张绿色的卡片。警方判断,这就是他的作案工具。 进屋后该男子立即四处翻找。只见他拉开抽屉时非常小心,搜寻财物时尽量不去翻动里面的东西。就算有翻动,也会将物品恢复原状,仅用了五六分钟便盗窃得手离开了。该男子正是之前出现在监控中的张某。 “我们利用传统的走访勘查,确定了侦办思路和方向,再结合高科技手段精准锁定嫌疑对象,最终在短时间内将案件破获。”办案民警介绍说。 据悉,余姚警方依托近几年建立起来的全息感知“智慧警务”,通过前端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到相应数据后,能够迅速通过后台相应的应用程序分析出需要的信息。运用这套“智慧警务”系统,余姚警方快速破获了一系列案件,因此上了央视《法治在线》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