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05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出炉

产业规模总体不大

个别产品居国内领先位置

    本报讯(记者 孙美星) 占国内市场份额75%的婴儿保育设备、占国内市场份额20%的狂犬疫苗、质优价更低的国产磁共振设备……宁波的医药生物产业虽然规模总体不大,但个别产品已居国内领先位置。

    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近日出炉。经统计,2018年前11个月,全市生物医药规模以上核心制造业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9.9%。

    我市现有生物医药企业历史久远。从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老牌药企大红鹰药业、立华制药、宁波中药,到成立于21世纪初的荣安生物、美康生物、戴维医疗等,我市的医药生物行业虽然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但已经初具行业特色。

    据悉,我市生物医药企业较为集中在医疗器械和化学药领域。目前,全市共拥有戴维医疗、美康生物、美诺华三家上市公司。2017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7家,累计实现产值84亿元(同比增长13.7%),户均企业规模1.25亿元。

    很多市民可能并不知道,我市医药生物企业的个别产品居国内领先位置。以荣安生物为例,该企业生产的2个剂型的狂犬疫苗,年产值达6.3亿元,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20%(国内狂犬疫苗的市场规模为20亿-30亿元,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仅4家);戴维医疗作为婴儿保育设备的制造商,年产值近3亿元,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75%。此外,立华制药生产的白芍总苷中成药胶囊单个品种年产值4.8亿元,在细分产品市场的占有率也居国内前列。

    与其他行业相比,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长周期的显著特点。此次市经信局的调研显示,目前我市生物医药产业科研创新力量较为薄弱,企业基本都是选择外地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开展协同研发创新合作。总体来看,我市生物医药企业大多专注于单个细分产品和细分市场,处于产业链上某个环节,存在大企业缺乏、集中度不够的现象;且全市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统筹重视不够,产业间尚未形成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

    作为我市聚力发展的“千亿级”产业之一,宁波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何在?“经过调研走访发现,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但要其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补齐短板。”市经信局新兴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去年9月,我市已发布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项目,鼓励自主研发新产品,并聚焦重大项目、做大产业规模,逐步从协同创新向自主研发创新的路径进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