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书先生。李淑静摄于2018年7月25日 |
|
《张玉书译文自选集》封面 |
1月5日13时57分,著名德语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德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张玉书先生在北大第三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5岁。他翻译的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是读者心目中的经典译作。记者昨天了解到,张玉书教授祖籍宁波鄞州,1934年出生于上海,他对故乡怀有很深的感情,1986年曾来甬参加宁波大学建校典礼。 他因翻译茨威格作品而闻名 1957年,张玉书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从事德语文学研究六十载,是国内德语文学界屈指可数的元老级人物。 张玉书被广大读者所熟知是因为他翻译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今年元旦前夕,宁波图书馆举行2018“阅读马拉松”的比赛用书,就是张老翻译的茨威格代表作之一《人类群星闪耀时》。此外,张玉书先生的译著还包括茨威格小说《心灵的焦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茨威格文集》、茨威格自传《昨日世界》等。 《张玉书译文自选集》中的前言《学习外语六十年》犹如张老的一篇自传,其中他写到了茨威格小说受欢迎的原因:“读者对公式化概念化的文艺创作、简单化平面化的人物描写深恶痛绝,接触到意识流派文学,感到耳目一新,发现人性和爱情不该被否定。茨威格作为这类流派的小说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有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浓郁的诗意,得到中国读者持久不衰的欢迎,也是情理中事。读者的需要成了对译者的命令。我自当竭力满足读者的需求。于是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致力于研究和介绍茨威格的小说。2004年我开始撰写《茨威格评传》,这是我几年来研究结果和教学心得的积累。” 有一位钟爱茨威格作品的读者曾如此感叹:“茨威格式的沁入心扉的思想冲击,最大程度呈现在张玉书先生的译本中。第一次,我不仅对作者,还对译者充满了敬意。谢谢张玉书先生,您的翻译架起了桥梁,一端是我,另一端是茨威格的心里。” 除了翻译茨威格作品,张老还研究、翻译海涅和席勒的作品,著有论文集《海涅·席勒·茨威格》等。他曾在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说:“这几位大师从不同的方面给我力量,为我树立榜样。我希望人们也能喜欢席勒、海涅。他们的理想主义、文章风骨鼓舞了一代代的读者。席勒具有超人的毅力,过人的勤奋,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他几乎一直带病工作,只活了46岁便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限的惋惜崇敬。海涅既是诗人又是战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警世者。他们的戏剧、诗歌、散文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和人性的升华。” 曾来甬参加宁波大学建校庆典 胡蔚是1995年的宁波高考文科状元,进了北京大学后,张玉书教授是她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昨天,胡蔚告诉记者,张老祖籍宁波鄞州,1934年出生于上海,抗战时期曾在重庆生活过一段时间,“张老很有语言天赋,虽然没怎么在宁波生活过,但他会说一些宁波话。” 张玉书对故乡宁波很有感情,由于学生胡蔚是慈溪人,他曾多次向这个“小老乡”问及宁波的情况,了解宁波的发展,也曾跟她说起1986年他来参加宁波大学建校庆典一事。 胡蔚则称张老是“恩师”,“我的学术成长过程中,包括去德国读博,后来回北大任教等,每一步都得到了恩师的指导和帮助。” 宁波大学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和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当时,张玉书作为甬籍教授,也收到了宁大请他来甬任教的邀请函。 可惜当时宁大没有德语专业,张老的学识无法在宁大得以充分发挥。尽管如此,张玉书先生还是专程来甬参加了当时宁波大学的建校庆典,为宁大的建设出谋划策。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陈巍2009年4月第一次见到张老的时候,也听他说起了此事。“张老像其他宁波帮人士一样对故乡充满感情。那是在上海举行的‘文学之路’年会上,他对我的《歌德〈浮士德〉汉译研究》论文发言给予了很大鼓励。会议间隙,他跟我提起宁大建校初期的这段往事,百感交集,当时他还为时任浙江省省长的薛驹担任翻译,他总是特别强调那句流行语‘宁波帮,帮宁波’。”陈巍回忆道。 退休后仍在努力“提高德语” 与张老相识后,陈巍后来又见过他几次,“张老很热心,我之前与他素不相识,但他一直不厌其烦地鼓励、指导我做《浮士德》的汉译研究。我还去过一次他北京的家里。” 张老的家在北大附近一套高级知识分子居住的安静小区内。那是2010年6月的一天,陈巍一行三人叩开了张老家的门,张老夫妇热情地把大家迎入客厅。“张老的会客厅宽敞、舒适,两旁的书架上摆满了中德两种文字的各种文集,很多都是大部头著作,我看到了《冯至文集》《绿原文集》以及张老主编的《文学之路》年刊等。我们交谈的话题天马行空,只要一谈到文学,张老就神采飞扬,他认为文学仍然是学习语言的根本,对文学的感悟与体验,是语言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兴趣乃至最后制胜的关键。跟张老聊天是一种享受,因为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我们平时很少听到的对德语文学的洞见。” 昨天,北大外国语学院发讣告称:“张玉书教授不顾年事已高,于1999年创办了中德语言文学文化年刊《文学之路》,该刊从2002年起成为中国学界首部在德国用德语出版的学术刊物;2006年继而创办了德语文学翻译和研究年刊《德语文学与文学批评》。这两部刊物提高了中国德语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和译者,直接促成了国际日耳曼学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张玉书先生于2004年退休,但他一直笔耕不辍。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只想在有生之年为中国日尔曼学和中德两国文化交流尽绵薄之力。直到现在,我依然在努力提高德语。学习德语半个世纪,还有许多问题。翻译最大的困难,是理解原文。理解有误,怎能正确翻译?我非常推崇朱光潜先生的一句话,‘没有不能翻译的东西,只有没有理解的东西’。” 记者 俞素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