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御寒“神器”变成伤人“暗器”

    郑建钢

    寒潮来袭,很多人翻出了御寒“神器”:暖水宝、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但对另一群人来说,神器却变成了伤人的“暗器”。长沙市第三医院近日收治多名被御寒“神器”烫伤的患者。1月8日《潇湘晨报》

    在常人看来,只有电热毯温度不够,起不到取暖的作用才被当作问题来对待。怎么暖宝宝、电热毯使用时间过长,居然还会“烫”伤人,以至于取暖不成反而受到伤害了呢?

    医学专家告诉我们,这是长时间使用暖宝宝、电热毯等御寒“神器”,受到了低温烫伤。所谓低温烫伤,即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有试验表明,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就有烫伤的可能;接触60℃的温度持续五分钟以上时,也有烫伤的可能。六七十摄氏度就会被“烫伤”,这与常人的一般认知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低温烫伤不同于高温烫伤,并不是一接触到过高的热源就会产生本能的抗拒,而是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在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取暖物品时,不知不觉中受到热伤害,而本人还不会明显感觉到痛苦,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忽视的潜在危险。

    入冬以来,由于不断降温,许多人越来越依赖暖宝宝、电热水袋、电热毯之类御寒“神器”度日,有的人几乎到了不离不弃的程度。可是,由于使用不当,期望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受到了意外的伤害,实在是得不偿失。

    记得小时候为了御寒,使用的御寒“神器”只不过是盐水瓶和热水袋之类的容器,在里面灌上热水之后,捧在手里取暖。如果讲究一点,在容器的外面缝上一个棉布袋,既不会感觉烫手,还能保温更长的时间,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低温烫伤”。现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取暖工具的完善,御寒“神器”应运而生,在寒冬里为人们带来温暖的同时,却还会同时带来低温烫伤,令人欷歔不已。

    在医院里,有家属发出“电热毯温度不高呀,怎么会把老人烫伤呢”的感叹,与其说是对御寒“神器”缺乏正确的认知,还不如说是对家人缺少应有的关怀。“电热毯烫伤人”,原本是不应该成为新闻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