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一位老师和伙伴投资近千万元一番“神操作”

幼儿园旧址变身美丽庭院

还留住了一段城市记忆 几十年前的墙画、黑板、高低床都还在

    就像是喧闹城市中的一处世外桃源。穿过热闹喧嚣的华严菜市场,走进大步里院的黑色铁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充满浪漫情调的美丽庭院。古树、青砖、石墙和玻璃房前水池里游弋的金鱼,都在诉说着这座隐身市井的百年建筑的往事。

    少有人知道的是,三年多前,这里还只是一处荒废的幼儿园旧址,经常积水、垃圾遍地。宁波一位老师和她的伙伴投资近千万元,经过一番“神操作”,才有了今日这般美丽的容颜。在把这里改建为文创园区的过程中,他们也保留下了一段属于这座城市的记忆。

    A

    斑驳的画墙重见天日 当年幼儿园毕业生都在这里合影

    树叶凋零,院里经常积水;地面泥泞,两层小楼被涂抹得花花绿绿;墙壁斑驳,四处是窟窿,成了老鼠、野猫的乐园……这是华严菜市场附近居民对大步里院曾经的印象。

    这里在民国时期是一处私宅,新中国成立后,由原主人捐献给了政府,成了政府办公的地方;后来,宁波市第三幼儿园在这里热闹了30多年;曾有一段时间,原江东区教育局的办公地也在这里;再后来,这里租借给了一所民办幼儿园,直至数年前被荒废。

    2016年2月,这座破败的老院子迎来了一批年轻人,大步里院文创园创始人、白鹤双语幼儿园园长潘红娅和她的伙伴们试图修复这里。如今,园子已经彻底变了样,但有些东西,却一点没变。

    “看到这面墙了吗?远远望去,上面有四个男孩女孩正在做游戏,两人在跳绳,两人蹲在地上玩沙包。”潘红娅说的这面墙,是如今大步里院中庭玻璃房与主楼间的隔墙,墙面有些斑驳,孩子们的脸蛋若隐若现,女孩身上的衫裙颜色也变得模糊。

    “这墙上的画是40多年前的作品了,是当时市三幼老师画的。”潘红娅说,有客人告诉她,这面墙当年是幼儿园的教室外墙,为了美观,园方常组织老师们作画,绘画内容都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活动。负责这幅画作的,是当年一位刚分配过来的年轻老师,据说这位老师担心画得不够漂亮,还发动了几位同事帮忙。

    “发现这面画墙,是一个意外。”潘红娅说,有一天,在施工中,头顶的泥灰一点点震落,露出了一块有着肉色脸、黑色头发图案的墙底。潘红娅在2004年创办了自己的幼儿园,对校园产物有着天生的敏感,她觉得这面墙上可能留着印记,于是和伙伴一起立即叫停了施工。因为担心墙面整块脱落,她请来工人用软刷连着刷了4天,终于刷出了掩藏在4层水泥灰下的墙画,“真是搞得跟挖掘古董文物一样啊。”直到四个小朋友做游戏的画像“浮出泥面”,她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这面斑驳的画墙,在当年,可是市三幼孩子们毕业照的“御用”背景。今年73岁的严斐斐老师1979年2月到这里工作,直到1992年暑假市三幼迁园,她成为位于江东区南大步巷4号的宁波市第三幼儿园最后一任园长。严老师手头保留了不少影像资料,其中就有不少是关于这面墙的。在她发给记者的旧照片里,1983年、1985年的市三幼大班毕业留念照里,均能看到孩子们身后的这面画墙。

    “当年在这里读幼儿园的孩子,现在年龄大的60多岁,小一些的也有三四十岁了。”言谈中,严斐斐老师很是感慨。两年前,她听人说起老幼儿园被改造过了,便和一位老同事一起来故地重游,见到这面画墙的时候,她的思绪一下子被触动,往事像电影一般慢慢回放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