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存船体构件虚拟复位图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
历时6年多的“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为何受到关注?昨晚在央视十套播出的《“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纪实》下集里,除了大量出水文物以外,水下考古中前沿科技的运用和解读出来的船体信息密码也很吸睛。 大量前沿科技运用在此次考古中 古代沉船尤其是海洋沉船,因为受潮水的冲刷、海生物的腐蚀等原因,能够顺利出水并完整保留的非常罕见。“小白礁Ⅰ号”是一艘外海沉船,其水下考古与发掘对造船史、航海史等领域的研究颇具价值。 按照国内惯例,每次重要的水下发掘都要集中全国力量。“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项目不仅调集了北京、辽宁、山东、福建、江西、安徽、广东、海南等省市的水下考古工作者,同时汇集了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等8家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这突破了以往单纯依靠文博系统技术力量的传统做法,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还在技术上做了改进和突破。 考古队的“水上水下监测指挥平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集成在平台内的水下通话扬声系统、水下监控摄像系统、水下照明灯阵、短基线技术等前沿科技,考古队员能在水下“耳聪目明”。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参与“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的林国聪回忆说:“水上水下的监测指挥系统第一次被运用,带来的效果非常直观。首先,我们能无障碍地进行对话沟通了;第二,能第一时间通过摄像头掌握水底和水面的工作状况;第三,水上工作人员通过这套系统对水下队员的运动轨迹、工作状况一目了然。” 在“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中,水下灯阵是首次投入使用。一系列先进设备的使用和理念的创新,都是为了找到更多的信息和线索,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 可能是中国船匠在海外造的船 船载文物被陆续提取后,考古人员的注意力转向了船体本身。林国聪介绍说,2012年,考古人员对“小白礁Ⅰ号”木材进行过取样,做过树种分析,发现船体的树种复杂多样,涵盖9个科、15个属,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它们都来自热带地区。 木材样品的鉴定结果显示,“小白礁Ⅰ号”船体浑身是宝,打造它的木材包括石梓、龙脑香、娑罗双、佩龙木等十多种珍稀材料,用这么多种树木造一艘船,在世界范围内也极其罕见。而树种鉴定报告显示,“小白礁Ⅰ号”船体取材大多来自马来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因此“小白礁Ⅰ号”很可能是中国船匠参照中国船的式样、结构、工艺,在东南亚建造的,并融合了当地的某些造船技艺。 清代初期,中国的优质木材就已经出现短缺,清政府每年维修故宫等各处宫殿的木料,都需要到海外采购。东南亚各类木材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所以那时候中国东南沿海商人常常在东南亚购木造船,然后驶回国内。 2012年7月,经过两个月的水下作业,考古队终于完成了对船载文物的考古发掘。2014年7月12日,沉船船体被提取出水。直到今天,对“小白礁Ⅰ号”出水文物及船体的研究仍在继续,沉船遗址上的每一个发现,都是考古工作者还原当时繁华的海上贸易最有力的工具。“小白礁Ⅰ号”虽然不幸沉没,今天的人们却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记者 陈爱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