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洁瑜母女俩在家里看绘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一年借阅图书709册,大部分业余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昨天,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公布了2018年年度阅读报告,在63万多名读者中,年度借阅冠军是一位80后妈妈陈洁瑜。她说,最好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阅读。 得知自己是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的借阅冠军时,陈洁瑜有点意外。她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有一个5岁多的女儿,平时工作也比较忙,在图书馆待的时间不长,常常把书借回家读。 亲子阅读书籍占了大部分 709册图书都是哪些书籍呢?陈洁瑜说三分之一是绘本,三分之一是教学用的资料,还有三分之一是人文社科类和科普类书籍。除了教学类书籍外,另外两类书的阅读都是为了陪伴女儿成长而读的。一起阅读绘本时,陈洁瑜会朗读给女儿听,然后母女俩尝试着分角色朗读,女儿最喜欢的绘本是《小猪佩奇》系列的书,有时一个喜欢的故事读了好几遍,女儿第二天还会自己翻看。人文社科类和科普类书籍的阅读既是陈洁瑜自身拓展知识面的需要,也是为了以后和女儿交流时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话题。 尽可能利用时间阅读 一年709册书并不是陈洁瑜2018年全部的阅读量,她还会在豆瓣读书上把自己想看或看过的书摘录下来,做好标记,指导自己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纸质书。工作忙,还要照顾女儿,怎么有时间看这么多书?陈洁瑜说,除了用大块时间进行专业的系统的阅读外,她还常常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譬如旅行时,她总要带上几本自己喜欢的纸质书。排队等候的时间,坐在火车上的时间,都可以用来看书。 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最美好 陈洁瑜的读书习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她女儿。她说,在女儿一岁半的时候,她和家人就带着孩子一起到宁波大学园区(鄞州区)图书馆的少儿图书馆去,让孩子触摸纸质书籍。女儿两岁半后,在双休日的某个半天时间里,母女俩就能在图书馆里一起阅读绘本。而在平时,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母女俩有时会一起阅读绘本,有时各自翻看自己喜欢的书。在这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陈洁瑜有时也做阅读笔记,记下书中的关键词和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再抽时间到网上查阅更多的资料。 陈洁瑜说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光最美好,她认为最好的陪伴就是陪孩子一起阅读。她也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在家里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读书。记者 陈爱红 通讯员 柯阳青 ■快评 阅读是简单有效的育儿经 大凡做父母的,或多或少“喝”过诸如“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之类的“鸡汤”——道理都懂,但怎样才算“有效陪伴”?一起吃晚饭,时间有点短;一起旅游,机会不常有;一起游戏,“节目”没那么多……其实,对多数家长来说,像这位80后妈妈那样与孩子一起阅读,就是“简单不粗暴”、也是很有效的育儿经。 记得在电视特别是电脑普及之前,许多孩子根本无需引导,有空就捧着各种“小人书”读得津津有味。但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上世纪80年代写作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的那样,随着家庭电视的普及,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大众学习与娱乐的主流方式由读书转变为看电视。让尼尔始料未及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下社会早已由电视统治转变为“网络统治”,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经过这两轮技术革命的冲击,都形成“危机”了——不信你瞧:在地铁上读书看报的绝对稀有,玩手机才是“标配”。 在这种大背景下,不少家庭在家里陪孩子的节奏是这样的夫妻互助:你陪孩子一会儿,我去刷会儿手机……过段时间再来换班——因为刷手机时轻松愉悦,而陪娃读书颇费脑子啊。因此,除了时代与技术背景,孩子不爱读书也往往源自家长。 反之,如果家长坚守阅读的爱好,并将这种坚守通过陪伴传导给孩子,那么,通过“理性、秩序、逻辑性”的书本语言熏陶出来的孩子,或将大概率胜过经由“脱离语境、肤浅、碎化”的网络语言浸润的孩子。“爱读书的孩子不学坏”“阅读是最好的陪伴”等就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育规律。胡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