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9年01月2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9年如何买理财产品?

更多投资者或将从保本理财移情结构型存款

    资管新规发力、理财产品细则出台、首批理财子公司获批……刚刚过去的一年,对于理财市场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一系列重磅新规出台之后,市场面临重大改革,理财市场也相应发生了不少变化,包括保本理财和短期理财萎缩、产品向净值化转型、理财门槛下降、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等等。新的一年,新规仍将持续发力,改革进入纵深化阶段,那么,普通投资者理财会遇到些什么变化呢?又该如何去适应呢?

    保本理财需求或将移情结构型存款

    根据资管新规,银行理财要打破刚性兑付,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意味着保本理财要彻底退出。自2017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出台以来,银行就在逐渐压缩保本理财的比例。融360数据显示,去年1月份保本理财占比为35.53%,此后逐渐下降,12月为26.17%,全年共下降了9.36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降幅更大。

    融360的分析师表示,2019年保本理财占比会继续下降,保本理财也会越来越难买到。对于保守型投资者来说,如果一定要买保本产品,且买不到保本理财,可以考虑购买保本的结构性存款。

    结构存款去年迎来大爆发式的发展。2018年12月全国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总规模为96166.41万亿元。业内透露,2017年底资管新规意见稿出台之后,保本理财要慢慢退出市场,2018年保本理财占比持续下降,但保守型投资者的需求仍然很强,不少银行将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理财的最佳替代品。另一方面,2015年10月央行最近一次全面降息以来,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在底部,受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约束,银行不能随意上调存款利率,于是借道结构性存款揽储。毕竟相对于定期存款来说,结构性存款的期限更短、利率更高,而且大部分能极大概率达到收益上限,显然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不过融360理财分析师提醒储户,由于结构性存款保本不保息,虽然大部分能达到利率上限,但是也要仔细查看产品说明中的计息规则。一般来说,利率上限越高,达到的可能性越低,尤其是利率上限在5%以上的结构性存款,到期利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流动性宽松拉低理财收益

    1月25日,央行年内第二轮降准实施,至此,今年央行已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2018年的几次降准,带来的最直接作用就是增加了银行的可用资金,为扩大信贷规模带来了便利。在理财市场上,流动性宽松使资金成本相对较低,银行理财收益整体处于下行的态势。

    而市场从开年降准的操作来预见,2019年的货币政策依然会继续保持宽松。也就是说,在市场流动性偏宽松的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并不会很高,还有可能出现下降,如果你对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甚为重视的话,在选择产品时,千万不可让“收益率”一叶障目,还要认清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一般来说,理财产品会分为五个等级,有时候各家银行的表述不同,但大体分类是一致的。我们经常性会碰到的分类,如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五个等级风险从低到高,如R1一般指风险极小的产品,主要投资于高信用等级债券和货币市场等低风险产品。而R5是指本金风险很大,且投资易受市场波动和政策法规变化等风险因素影响的产品。银行理财是每年做一次风险评估问卷,首次一般需要在网点做,第二次就不必要非得在银行网点做了,既可以到网点做,也可以在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做。风险评估的问题主要包括年龄、家庭年收入、可支配金融资产、可投资金额占金融资产的比例、对各种不同风险投资案例的选择等。

    虽然在目前市场利率偏低,希望追求相对高收益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希望大家能如实填写。不要为了能购买到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就去修改或重新填写风险评估问卷。

    适应净值型产品

    在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下,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进入上升期。可以说,尝试理财产品的净值化管理成为2018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最大看点。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12月,各商业银行共发行4481款净值型理财产品,相比2017年全年发行的1183款,同比增长278.78%。

    那么2019年呢?显然,净值型产品将会在新的一年继续获得增长。如果你以前习惯于购买标注有预期收益率的产品,在新的一年需要对净值型产品多做一些功课了,因为未来,这种才是理财市场的主流。

    一些投资者目前还不太能接受净值型产品,主要是担心净值型产品风险大。根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新发行的净值型产品中,风险等级均为1~3级,其中1级有31款,2级有436款,3级有41款,可见净值型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中低风险的,亏损的概率很低,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不安全。大家可以参照产品的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的产品,相对来说1~2级风险较低。

    记者 周静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晚报